看古人整理的茶的保健功效

中医向有“药食同源”之说,茶既是饮料,防病、健身,药食一体,两种功效兼备。

我国古籍有许多关于茶与中医药的记载,说明古人对茶的保健功能早有认识,

如唐代陆羽《茶经》曾引用《神农食经》称:“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

三国华佗《食论》有“苦茶,久食益意思”之说。

晋代张华《博物志》称:“饮真茶,令人少眠。”

唐代,人们已普遍认识到茶的药用价值,药学家陈藏器称“茶为万病之药”。

此说虽嫌夸张,但茶的药理成分之多和药效作用之广却是事实。自唐至清,可收集到论述茶效的古籍,不下近百种。

安神除烦

《茶经》称茶能“涤烦”;《神农食经》称茶能“悦志”;五代蜀毛文锡《茶谱》中称茶能益思;

宋代苏轼《东坡杂记》中称茶能“除烦”;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中称茶能“清神”;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使人神思闓爽”;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清心神”。

此外,还有称茶能“破孤闷”“疗小儿无故惊厥”等。

清头明目

宋代虞载《古今合璧事类外集》称茶能“理头痛”;

宋代周去非《岭外代答》称茶能“愈头风”;

明代吴瑞《日用本草》称茶能“止头痛”;

清代王好古《汤液本草》称茶能“清头目”;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头目不清”。

还有称茶能治“脑痛”、“治头痛”。古籍中讲茶能明目很多,如《茶经》称茶能治“目涩”,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茶能“明目”;

清代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清于目”,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火伤目疾”等。

提神醒睡

如晋代张华《博物志》、唐代苏敬《新修草本》、清代张璐《本草逢源》及《桐君录》分别称茶能“令人少睡”、“令人少眠”、“令人少寐”和“令人不眠”;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五代蜀毛文锡《茶谱》、清代曹慈山《老老恒言》,分别称茶能“少睡”、“睡少”和“不睡”;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醒睡眠”;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醒睡”。

此外,还有说茶能“除好睡”、“破睡”等的。

下气消食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下气”;

《食疗本草》及宋代虞载撰《古今合璧事类外集》、明代缪希雍《本草经疏》和王圻《三才图会》分别称茶能“消食”、“消饮食”和“消积食”;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食积不化”。

此外,还有称茶能“解除食积”、“去胀满者”、“去滞而化”、“养脾,食饱最宜”的。

醒酒解酒

三国魏张揖《广雅》称茶能“醒酒”;宋代杨士瀛《仁斋直指方》称茶能“解酒食之毒”;

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治“酒毒”;清代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是“醉饱后饮数杯最宜”。

利水通便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孙思邈《千金翼方》分别称茶能“利水”和“利小便”;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利大肠”;清代赵学敏撰的《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刮肠通泄”。

此外,还有茶能治“二便不利”、“利大小肠”之说。

祛风解表

五代蜀毛文锡《茶谱》称茶能“疗风”;

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轻汗发而肌骨清”;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茶能“祛风湿”,刘埥《片刻余闲集》称茶能治“小儿痘疹不出”。

此外,还有称茶能“发轻汗”,治“四肢烦,百节不舒”等。

生津止渴

《神农食经》称茶能“止渴”;

唐代李肇《唐国史补》称茶能“疗渴”

孙思邈《千金翼方》称茶能治“热渴”;

清代王孟英《随息居饮食谱》称茶能“解渴”,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清胃生津”,

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消渴不止”,

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称茶能“止渴生津液”。

此外,还有茶能“润喉”,治“烦渴”、“作渴”之说。

清肺去痰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称茶能“解痰”,

苏敬《新修本草》称茶能“去痰”;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称茶能“去痰热”;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称茶能“吐风热痰涎”;

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涤痰清沛”,

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入肺清痰”,

张璐《本经逢源》称茶能“消痰”。

此外,还有称茶能“除痰”、“解痰”、“逐痰”、“化痰”,以及茶能治“痰热昏睡”、“痰涎不清”等。

去腻减肥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称茶能“去人脂”;

《东坡杂记》称茶能“去腻”;

明代李士材《本草图解》称茶能“解炙煿毒”;

《老老恒言》称茶能“解肥浓”,

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解油腻、牛羊毒”。

此外,还有称茶能“久食令人瘦”等。

清热解毒

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清代张路《本经逢源》分别称茶能“去热”和“降火”;

《本草拾遗》称茶能“破热气,除瘴气”;

宋代宋士瀛的《仁斋直指方》、陈承《本草别说》称茶能“消暑”;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清热解毒”;

刘献庭《广阳杂记》称茶能“除胃热之病”。

此外,还有茶能“清热降火”、“涤热”、“泻热”、“疗热症”、“治伤暑”之说。

疗痢止泄

宋代陈承《本草别说》称茶能“治痢”;

明代吴瑞《日用本草》称茶能“治热毒赤白痢”;

清代黄宫绣《本草求真》称茶能治“血痢”,

张璐《本草逢源》称茶能“止痢”等。

涤齿坚齿

《东坡杂记》称茶能使牙齿“坚密”;

元代李治的《敬斋古今注》称茶能使牙齿“固利”;

明代钱椿年的《茶谱》称茶能“坚齿”;

清代张英《饭有十二合说》称茶能“涤齿颊”等。

疗饥生精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称茶能使人“有力”;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称茶能“固肌换骨”;

明代朱橚《救荒本草》称茶能“救饥”,鲍山《野菜博录》称茶能“调食”;

清代屈大均《广东新语》称茶能“疗饥”。

此外,还有茶能“轻身换骨”、“治疲劳性精神衰弱症”、“羽化”之说。

养生益寿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称茶能“去宿疾,当眼前无疾”;

明代程用宾《茶录》称茶能“抖擞精神,病魔敛迹”;

清代俞洵庆《荷廊笔记》称茶能“养生益”。

还有茶“久服,能令升举”之说。

其他功效

古人还提到茶叶的其他营养与药理功效,

如苏轼《格物粗谈》称茶“烧烟可辟蚊”;

《本草纲目》称“浓茶能令人吐”;

《本草纲目拾遗》称茶能“消膨胀”,

张璐《本草逢源》称茶能“开郁利气”等。

资料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国学大观园

厚德博学,经世济民

长按指纹识别图中







































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
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可治嘛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byjs/1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