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秋季高发流感,这几招值得家长收藏

秋季气温多变,天气的变化已让儿科门诊和住院人数比往日增加了一半。家长们是否意识到流感肆虐的季节又将悄然而至。流感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我国几乎每年深秋、冬季和春季都会有范围或大或小的流感流行。

有专家认为,感染流感的最高人群是学龄儿童,也是流感的主要传达者。流感流行时首先感染集体生活的学生,大量的病毒存在于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过打喷嚏、咳嗽及谈话而传播,学生将病毒带入家庭,造成家庭成员感染。

儿童的发病过程与成年人相似,但某些方面,尤其是发热经常较严重;其他症状如呕吐、中耳炎和假膜性喉炎则较为常见。婴儿流感症状不典型,可表示为高热惊厥、呼吸道梗阻等。

那么在流感高发的季节,家长如何给宝宝做好防护呢,小编今天就给家长们支几招~

1、有发烧症状千万不要捂汗

当孩子患上流感,一般会表现出发热、流涕、鼻塞、咳嗽、打喷嚏等症状。其中孩子的体温可能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也是最容易出问题的,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宝宝。

如果幼儿发热体温过高时,千万不要捂汗。很多令人痛心的例子,都是年轻的父母没有经验,在宝宝发热时裹得严严实实,说是出一身汗就好了,结果体温飙升,宝宝抽风了。

幼儿和成年人不一样,体温调节系统还不完善,“捂汗”的做法不适合幼儿,但是可以多喝水,这是管用的。在晚上的时候,发热容易引起体温飙升,所以夜间的时候对的孩子还是要注意体温监测。如果体温骤然升高,对四五岁以下的幼儿可以适当地选择喂食退烧药,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则尽量采取物理降温,防止惊厥。

2、不要随便给孩子喂止咳药

当孩子患上流感还有一个常见的症状就是咳嗽,咳得严重会把吃进去的食物都吐出来,或者晚上咳得大人、小孩都睡不好。这时,家长容易心急地给孩子喂止咳药。这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这里存在一个危险:当孩子吃了止咳药不咳嗽时容易给家长造成一个假象,以为孩子病好了,但其实感染还在继续,这就有可能引发孩子更加严重的肺炎,或者其他下呼吸道感染。

用止咳药要选好时机,注意药量。比如在饭后可给孩子使用一些止咳药,防止因咳嗽严重而将食物吐出;在睡前也可给孩子服用,让他能安慰睡着。

此外,不要轻易给孩子使用抗生素,除非是确定有并发的细菌感染。就算用抗生素,也要遵医嘱,不要自己乱给孩子吃。

3、得了流感后的护理方法

让孩子多休息。休息好,孩子才有足够的体力对抗疾病。多给孩子喝水,喝水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咽部细菌的冲刷作用,防止细菌感染,也能补充孩子发热出汗丢失的水分。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孩子时总是胃口不好,这时不要强行喂一些“营养的食物”,例如大鱼大肉。要注意饮食清淡,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平时也要注意维生素的摄入,才能保证孩子免疫系统的发育。

专家提醒:

预防流感是每年秋冬季节的必修课。流感的传染力强,对正在发育中的宝宝危害大,妈妈需要提前帮孩子打响健康防御战。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直接的办法。接种疫苗后,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生风险约80%。

如果家里大人得了流感,最好隔离,尽量避免与孩子接触,尤其是患病前5天传染性最强的时候。更要远离宝宝。除了患病的家人避免和孩子接触外,其他家人在此期间也要做好防病措施,比如接触孩子前先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减少接触病毒的机会,不公用茶杯、餐具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kfhl/1430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