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高热惊厥
惊厥又名惊风,俗称抽风,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的一种常见病,婴幼儿尤为多见。根据统计,3%~4%的儿童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惊厥发作时的典型症状是小儿的意识突然丧失,两眼上翻、斜视或凝视,面部与四肢肌肉强直、痉挛或不停地抽动。发作时间可几秒钟或几分钟,有时反复发作,甚至呈持续状态。
小儿高热惊厥是儿科常见的危急重症之一,其体温多在38.5~39℃以上,发热开始后的6~12小时以内,最迟不超过24小时,年龄在3个月~6岁之间,高峰期在6个月~3至4岁,发病率高,一般5岁以下有2%~3%小儿至少发生过一次高热惊厥,男高于女,其比例为1.5:1,复发率在40%~50%,发生率是成人的10~15倍。今天郑佑民中医师为大家分享一个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经验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郑重声明
这里所公开的方药,都是郑佑民中医师临床经验的结晶,都是科学严谨,临床行之有效的方子。并非网络非专业人士流传的偏方、土方!一般只要诊断清楚,根据病情选择相应的方子,都会有很好的疗效,大家可以放心使用!
镇风汤
组方:羚牛角粉1克(冲服)、钩藤4克、防风4克、全蝎4克、僵蚕4克、胆南星4克、麦冬4克、生地5克、当归3克、天麻3克、生龙骨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生石膏30克(先煎)、薄荷2克(后下)、甘草2克、灯芯1克
功效:清热散风、镇惊平肝
主治:小儿高热惊厥
用法:每天1剂,日服2次
方药释义
中医将本症纳入“惊风”范畴。中医把惊风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急惊风的发作,以外感时邪,内蕴痰热为主要因素,其中尤以热邪为主。小儿为纯阳之体,真阴未充,感邪之后,易从热化。热邪一方面内犯心肝二脏,肝主风,心主惊,肝热可以生心大而惊,心火又可动肝风,二脏交争,惊风乃发。同时,火邪煎熬津液成痰,痰蒙心窍而神志不清。故中医治疗急惊风,主要从痰、火、惊、风这四方面入手。方中重用石膏清火,薄荷、防风解表泄热;钩藤、天麻、羚牛角、全蝎、僵蚕平肝熄风;胆南星化痰开窍,龙骨、牡蛎、灯芯以镇惊;由于热盛易耗阴血,故用生地、麦冬、当归滋养护卫,以达除热止惊,又少伤正气的目的。
病案举例
冉冉,女,4岁。其母代诉:在3岁时因感冒而出现高热惊厥,自此每次感冒即高热惊厥,曾几次住院治疗,都未能达到远期治疗效果。刻诊:高热,气粗,面红,口干欲饮水,手足轻微抽搐,舌红,苔薄黄,脉数。辨为阳明热盛证,给予上方治疗,3剂,1日1剂,水煎2次分10服,每小时服1次,每次用30ml左右。二诊:诸证悉除,又以前方4剂,每周服1剂,1剂分2日服。三诊:为了巩固治疗效果,又以前方2剂,每半月服1剂,每剂分3天服。随访2年,高热惊厥未再出现。
为了振兴中医,弘扬国粹,本人决定贡献出家传秘方和师传良方以及本人的临床经验方。这些都是本人一直珍藏多年秘而不宣的珍宝,如今皈依佛门,蒙佛祖护佑,感念恩德,为种福积德,今公之于众,望能造福广大备受病痛折磨的患者,让大家小病、医院。大家按方配药即可,疗效都非常的好,望见者珍惜,广为流传,普救世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