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成人相比,儿童癫痫的发病率更高,但家长往往局限于“癫痫是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翻白眼”的观念,而忽略了其他潜在的不典型症状。小儿癫痫有3种情况比较隐蔽,家长要引起重视。
癫痫发作不一定是全身性抽搐
一想到癫痫,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这样一个画面:突然倒地,全身抽搐,牙齿紧闭,眼睛发直,喉咙里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白色的泡沫不停地往外冒。口中,意识完全丧失。,我醒不来。其实,生活中的癫痫不完全是这样的。全身性强直阵挛发作通常在成人中更常见。儿童更易出现部分性发作,表现为口面部抽动(疯狂眨眼)、舌头抽动(无法说话)或一侧肢体抽动等,一般神志清醒。到目前为止,还有三种情况还是容易被家长忽视的。
1.热性惊厥
热性惊厥在6个月至3岁的儿童中很常见。一般6岁以后就不会出现这种症状了。但是,有的6岁以上的孩子,发烧时仍有抽搐,有的甚至出现低烧。小儿热性惊厥次数过多,抽筋5次甚至10次以上,就有可能转为癫痫,这种概率在5%左右。
2.睡眠中的癫痫
中午和晚上睡觉都可能发作,多见于学龄儿童。因为孩子一个人睡,家长往往很难发现。
3.失神发作癫痫
例如,孩子正在吃东西或捡蔬菜时,突然停下来,“发呆”。看似被冻住了,实则突然间失去了知觉。醒来后,他不记得刚才发生了什么。父母应注意不要将癫痫性抽搐与高烧前的寒战相混淆。后者主要表现为畏寒、手脚冰凉、身体颤抖,但意识清晰、眼睛明亮,与癫痫的抽搐症状明显不同。
80%的癫痫可以通过药物控制
大多数癫痫病例没有病因,但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疾病与遗传有关,部分是由代谢性疾病、脑发育不良、传染性脑炎或创伤性脑损伤引起的。虽然这种疾病听起来很可怕,但总体预后良好。80%的癫痫可以通过药物控制得到很好的控制,彻底治愈的可能性也很大。但需要强调的是,用药一定要规范、耐心。通常,抗癫痫药物服用3年。如果没有癫痫发作,剂量应再减少两年。
然后你就可以完全停止服用药物了。但也有家长看到孩子没有抽搐,擅自停药。结果疾病复发又开始了新的疗程,浪费了之前的治疗成果,也不利于疾病的控制。癫痫患儿除了药物治疗外,还应注意预防发作:避免晚睡,睡眠不足可诱发发作;看电视、玩电脑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强闪光可诱发癫痫;避免劳累,体育锻炼也可诱发癫痫。适量进食;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孩子生病时,神志不清,容易发生意外,比如不小心滑到水里,所以要特别注意安全。
孩子抽搐时不要惊慌,可以按压任中穴和合谷穴进行简单治疗。但要注意身体姿势,让孩子仰卧,头侧着,不要把孩子的头抬高,这样即使喉咙里有分泌物,也不容易阻塞呼吸道,导致致命风险。不要强行在孩子嘴巴或牙齿之间塞木筷子、勺子等。专家提醒,不管孩子有没有多次发作,每次发作最好及时就医,接受吸氧治疗。持续20分钟以上的抽搐会引起脑损伤和脑水肿,刻不容缓就医更是费时费力。#小儿癫痫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