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错误一——吃药比输液快
静脉输液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虽然药效发挥得更快,但如药物有不良反应也会显现得更快、更严重,另外液体本身各种输液反应,输液速度、液体浓度,药物的过敏反应都会引起问题。
家长应该这样做: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就不输液,免得宝宝受罪。
常见错误二——捂汗退热
老百姓有个土方子:感冒后用被子捂着发汗。对成人涞水,这样做有时候确实有效,但对宝宝是不合适的。
原因分析:宝宝四肢供血不足,神经系统发育尚未完善,负责管理血管舒张、收缩的植物神经很容易发生紊乱,如果被包裹严重,反而无法散热,同时导致脱水、代谢性酸中毒,更严重的还会引起脑缺氧。临床上有一种专属于儿童的疾病——“蒙被综合征”,就是把宝宝错误包裹引起的严重疾病。
常见错误三——用酒精(或白酒)退热
酒精擦浴是一种简便有效的退热方法,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酒精擦浴降温对宝宝的副作用较大,甚至有致死的可能。
原因分析:婴幼儿皮肤娇嫩,毛细血管丰富,且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擦浴时若酒精浓度过高、擦浴时间过长或擦洗面积较广时,酒精会经皮肤大量的吸入人体血液中,造成酒精中毒症状(俗称醉酒),引起宝宝精神兴奋,烦躁不安。酒精还能造成血管急剧收缩,宝宝出现立毛反应、寒颤不适,体温反跳时又感觉发热难耐。酒精还是一种过敏原,酒精擦浴对某些宝宝可能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
常见错误四——发烧马上吃退烧药
发热是人体对感染的一种正常反应,可以调动人体的感染防御机能。但是发烧会让人感觉不适,发烧很高时,婴幼儿容易出现高热惊厥。
家长应该这样做:腋温低于38.5℃采用物理降温办法;腋温在38.5以上,药物降温同时,结合物理降温。发烧出汗容易流失水分,注意给宝宝补水。
常见错误五——用冰袋降温
冰袋是临床广泛使用的一种有效的物理降温手段,无需特别材料,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常用于高热不退的患者。由于冰袋与皮肤贴合较紧密,使用时一定要用小毛巾包好,特别需要注意定时更换部位,以免冻伤。但是,这个方法不适合小婴儿。
愿意分析:小婴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调节能力差,外界温度过低,尤其是局部大面积应用冰袋,极易使皮下脂肪凝固而成硬块。
常见错误六——宝宝拉肚子就不能吃奶了
宝宝拉肚子,上面吃下面拉,所以就不给宝宝喂奶了。
家长应该这样做:首先弄清宝宝腹泻的原因。如果是感染性腹泻,应及时就诊。如果因为受凉、喂养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腹泻,也应该根据腹泻轻重处理并及时就诊。
小婴儿,轻度腹泻,可以继续吃奶,可以配方奶粉冲的稀一些,母乳喂养可以适当喝水;腹泻严重的,要尽快就诊。
小编说两句:宝宝是每位妈妈的心头肉~妈妈在宝宝生病的时候选择正确的治疗和干预很重要~以后每天小编都会更新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