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民族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探索建立符合民族医药发展的专科(专病)诊疗标准,8月8日,市卫生健医院组织召开传统医学“灯火疗法”学术会议。各区(县)卫生健康局中医科负责人、医院医务科和儿科负责人,以及部分民间名中医共30余人参加学术会议。市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持会议。
上午,各灯火疗法传承人在儿科门诊展示“灯火疗法”,石阡县医院医师李廷华、省级民间名中医田茂松、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黄再伦3位《幼科铁镜》传承人、德江县医院土家族“爆灯火疗法”传承人柳仁华分别为患者现场治疗,现场参观人员受益匪浅,对“灯火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在下午学术会上,市医院、德江县医院、中医医术确有专长人员分别进行了授课,详细阐述各“灯火疗法”的流派传承、技法特点及临床疗效。与会人员围绕“灯火疗法”优势病种、如何制定专病标准及诊疗方案、医疗报销等进行了深入讨论,一致同意将小儿高热惊厥、小儿腹泻、小儿抽动症、小儿风寒感冒、小儿夹食伤寒5个中医儿科常见疾病列为“灯火疗法”优势病种。
会议要求,一是加快推进民族医药的质量标准建设。铜仁市民族医药文化光辉灿烂,以苗族医药、土家医药、侗族医药、仡佬医药为代表的民族医药疗效独特。松桃、德江、玉屏等县要加快建立民族医药质量控制中心,制定符合本民族的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开展民族医药诊疗服务,确保患者生命安全。二是推动民族医药优势专科(专病)建设。各区(县)要结合本民族医药特点,加快推动民族医药专科(专病)建设,积极申报一批省、市级民族医药优势专科(专病),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民族医药救治能力。三是积极推动民族医药纳入医保。各民族医药质量控制中心建立后,要尽快制定专科(专病)诊疗工作方案,力争医保部门的大力支持,探索将疗效明显、特色突出的民族医药纳入医保,充分体现民族医药的独特诊疗优势,更好地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