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孩子
?给我一颗幼苗☆还您一株大树?
前言:
入冬后,天气一天比一天寒冷,不管是大人小孩,都裹得严严实实的,生怕进一点点的风,寒了手冻了脚....于是开不开暖气变成了许多妈妈要面临选择的问题,有些人说,家里开暖气可以放着宝宝着凉感冒,但也有人说,开暖气容易导致宝宝脱水,而且对宝宝抵抗力的锻炼也不好!那么我们到底该不该给宝宝开暖气呢?下面随舒妈一起来看看吧!
■不开暖气派:
■过度保暖派:
朋友家有一个小婴儿刚出生几天,在这种寒冷的冬天,家长自然对宝宝倍加疼惜,于是家里开了暖气,外加穿小棉袄还小棉被子,没几天就全身生疹子~~医生告诉他们,这是保暖过度造成的典型的“捂热综合征”,类似夏天中暑。相关医生解释说,婴幼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还没有发育完善,排汗散热功能较弱。一旦保暖过度,宝宝就会因为调节不及时而导致高热状况。若新生儿因为高热导致惊厥或心率过快,一旦抢救不及时,后果相当严重,不仅容易留下后遗症,还可能因此呼吸衰竭至死亡。
■舒妈小心思:
其实宝宝出现捂热综合征,并不全因为暖气的缘故。最重要的原因是开了暖气后还穿太多,裹太紧,这就导致保暖过度,从而出现类似中暑的症状。有了空调、油汀等取暖设备之后,南方人民“发热基本靠抖”和“保暖主要靠裹”的岁月就该结束了,外头冰天雪地,娃娃们也可以在家尽情撒欢。小朋友们真的很讨厌穿多有木有,没看他们脱了衣服那撒欢样儿么!在对的时机,有对的环境,宝宝们才能飞奔着进入一个个发展的里程碑。
发生在舒妈身边的真实故事:
舒妈的朋友小菲一直请婆婆帮忙带孩子。冬天,老人家总觉得开空调、开电暖气太费电了,开一会儿就给关了。怕宝宝会冷,所以就里三层外三层的帮宝宝裹得厚厚的。小菲也觉得小宝宝只要不生病就行。
可是宝宝一直到了9个月还是不会爬,怎么教都不管用。小菲急坏了。后来她公司里的王大姐告诉她:虽然小宝宝一直在地垫上玩儿,但是穿的太厚了,小宝宝动起来很费劲,就肯定不会主动去爬。果然,小菲家的小宝宝在脱掉了厚重的衣服后,特别开心,只有拿他喜欢的东西在前面“勾引”,脚后跟给点儿力推推,小宝宝很快就学会了自己爬~
但是老人家们勤俭节约习惯了,那么多的电费真的很心疼呢~那么怎么劝劝家里的老人呢?舒妈已经帮你拟好了一套有理有据的劝言:
0-2岁是孩子生命中很重要的阶段,他们需要发展视觉、听觉、触觉、运动等等。温暖的室内环境对宝宝而言不仅意味着舒适,也是必要的能力发展空间。我们不能揠苗助长,但至少不能拖孩子的后腿。比如说爬行,这不仅是大运动的重要一步,更意味着大肌肉群、身体协调能力的显著发展。会爬之后,宝宝能自行移动身体,能去到他想去的地方,探索他感兴趣的东西,从不同的视角来观察世界。这种探索的兴趣可以深化和拓展宝宝的好奇心,促进智力基础的发展。同时,让宝宝避免形成对父母的过度依赖。
这样,老人们还觉得电费该省吗?
当然,也不是说家里只要把暖气打开就是对宝宝好,妈妈们开暖气还是有很多要注意的~那么宝宝在家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专家告诉你:
宝宝在家开暖气的4个注意事项
■注意一:
一般来说,室内温度以21-25℃为宜,洗澡的时候可以保持在26-28℃
婴儿的体温调节能力不健全,抵抗力较弱,因此要求室内温度要温和,一般来说21-25℃即可。如果是洗澡可以适当提高,这样也可以保证孩子不会在洗澡过程中着凉。
■注意二:
开暖气要注意多通风保湿,有效防止宝宝皮肤干燥
宝宝长期呆在暖气房,往往容易得暖气病。此外,也容易因为室内外温差大导致外出易被寒气侵体导致各种冬季疾病。此外,室内就不通风还容易因此导致室内空气浑浊,病菌更容易繁殖,因此要勤开窗通风,让室内空气更清新。一般通风,可以选择在上午10点到下午3点开窗通风,这段时间空气较好。此外,开暖气往往容易使得室内空气干燥,因此也要注意保湿。
一般来说,室内相对湿度保持在50-60%为宜。可采用加湿器进行保湿,也可以悬挂一些湿衣服进行保湿。或者在室内摆放些植物,这样既可以保湿,还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不过摆放植物要注意清洁哦,防止细菌滋生。
■注意三:
室内开暖气,宝宝穿衣要适当减少
俗话说:“要想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不要因为担心宝宝着凉就多穿,宝宝穿太多,常出汗会导致毛孔处于扩张状态,如此就很容易受凉生病。因此要注意室内开了暖气,要注意不能穿太多,一般根据室内温度和宝宝的个人耐寒情况来适当增加衣物。一般妈妈可以通过触摸孩子的手心、脚心来确定孩子是否保暖得当。如果发现孩子出汗,那宝宝肯定是保暖过度,需要降温。
■注意四:
室内常开暖气,要注意降燥润肺
室内常开暖气,往往导致空气干燥,人体水分容易丢失,容易导致宝宝出现燥热上火的情况。因此要让宝宝多喝水,而且还要通过饮食调养的方式,帮助宝宝降燥润肺。可以让宝宝多吃水果,如梨、苹果、橘子等都可以帮助宝宝补充水分,润肺生津、养阴润燥。
说了这么多,妈妈们学会了吗?给宝宝最合适的环境,让宝宝温暖过冬,快乐成长吧~
盈星-
顺星-
公众
邮政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