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夏交替,宝宝发烧8大护理误区妈妈需要

这个季节,生病的宝宝越来越多,无非就是感冒发烧、咳嗽等,凡咳嗽久了还容易引起支气管炎,甚至肺炎。有两招小小的办法对付咳嗽和发烧,效果特别好。

一般小儿发烧很容易烧到39度以上,那叫高烧了,其实这是因为小孩子是纯阳之体,体内正气足,感冒发烧了正是正气和邪气在斗争,是宝宝增强抵抗力的大好时机。

宝宝发烧家长有哪些护理误区?

误区一、通过“捂热”出汗退热

常听一些家长说:“吃点药,捂一会,等汗出来就不烧了”,也还有一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怕冷,因此要穿多点、盖多点,于是里三层、外三层地把孩子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只露出一个憋得红彤彤的小脸蛋,通过捂热出汗来退热的家长也不少,其实,这种做法是不科学的。

孩子在发烧的时候,末梢循环变得较差,手脚摸起来可能会有些凉凉的,但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穿得不够多。而且孩子在发烧的时候,包得严严实实反而会影响到机体的散热,使体温上升,甚至处于高热状态,在高热时末梢血管可代偿性扩张,使出汗增多,同时机体代谢亢进,耗氧量增加,加之宝宝长期在这种闷热的高热环境中,处于缺氧状态,长时间下来,极有可能会导致机体多器官、多系统受累。

正确做法:当孩子发烧时,把孩子的衣服略微解开,使其充分散热,并注意室内空气保持流动,但要注意宝宝手脚的保暖。

误区二、发烧不能洗澡或发烧用冷水擦浴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发烧了,不能洗澡,洗澡的话很容易着凉,还有一些家长则认为,孩子发烧的话,帮他用冷水擦浴一下,就可以帮助他降温了,其实这两种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发烧的孩子洗温水澡更有利于散热,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浴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降温方法。用温水洗浴或擦浴后要迅速擦干全身,并换上干爽的衣服,以免着凉。

误区三、一发烧马上用退烧药

有些家长一见到孩子发烧,就马上给孩子服用各种退烧药,吃药后没有马上见效时,又立即换另一种退烧药。其实这也是不正确的。

正确做法:一般来说,孩子的体温在38.5摄氏度以下,我们都是建议物理降温为主,超过38.5摄氏度了才在物理降温的同时给予退烧药。目前市面上的退烧药品种繁多,家长在选用时,最好选用儿童剂型的退烧药,尤其是小婴儿,可以选用一些滴剂类的退烧药。在使用退烧药的过程中,家长也要需要注意了,如果服用了退烧药后孩子体温还是没有降下来,也不能马上再用一次退烧药或者更换其他退烧药,要间隔4-6个小时之后才能再服用退烧药,同时,也要注意多喝水,以利于降温。

误区四、孩子发高烧了也要等医生看了再处理

有些家长担心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后会影响医生对病情进行准确的判断,或者不知道该给孩子用什么药,于是,孩子都已经烧得小脸蛋通红了也还是不给孩子积极降温,非要等到见了医生不可,或者是孩子都已经发高烧了,在家不医院,在诊室外焦急地等候。

正确做法:如果孩子已经发烧到38.5摄氏度以上了,就应该积极先给孩子降温,尤其是已经高烧的宝宝,如果长时间高烧不处理的话,容易造成孩子高热惊厥、晕厥等的发生。

误区五、不能用肉汤补充营养

高烧也可以导致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消耗量增加,因此注意给宝宝补充营养是对的。但是通过给宝宝喝肉汤的方法补充营养的做法却是错误的。因为高烧使消化酶的活性降低,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此时吃油腻的食物,不仅不能吸收,反而会引起呕吐或腹泻,加重身体的缺水。

在宝宝发烧的时候,应该给宝宝以流质、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例如稀粥、菜汤、果汁、鸡蛋羹等。另外,还要给宝宝充足的水喝,最好是盐水。这样做一方面可补充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另一方面可达到降温的目的。年轻妈咪贴身小秘书+薇信号:baobaolove

误区六、不能以为烧退就是病愈

在日常生活中误认为烧退了就代表病就好了的家长大有人在,这样的误区往往导致宝宝再次发烧或原有疾病加重而延误治疗。发烧只是某种疾病表现出来的一个单一症状,烧退只表明宝宝的机体产热与散热的调节机制恢复正常,但这并不等于疾病痊愈。只有真正祛除病因,从根本上纠正疾病的发病基础,才意味着疾病治愈。

误区七、别认为体温一高就是病

宝宝患病容易发烧,但体温高未必就是有病,因为宝宝体温的高低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一些波动。

另外,测体温的方法和时间也影响所测体温的真实数值,如腋表、口表、肛表所测数值依次相差约0.5,即腋表最低、肛表最高。测腋温的时间应以10分钟为佳。因此,宝宝体温暂时升高,只要全身情况良好,又无自觉症状,可以认为正常。但当宝宝体温高于38.5摄氏度时,则应该引起重视。

误区八、不能帮宝宝洗澡

其实给宝宝用温水洗澡,实际上也是一种降温措施,医学上称为物理降温。

物理降温可以防止高温造成的各种不良后果。但是那么多的物理降温方法,妈妈应该怎么给自己宝宝挑选合适的方法呢?

1、如果是新生儿宝宝发烧,可以以采用散包降温,打开包被,松懈衣服,但不要脱去衣服。同时多喂温开水,也可以选择用温开水洗澡。但禁止用冰袋冷敷、酒精表面擦浴等。

2、2岁以上的宝宝,物理降温法首选温水擦浴,水温因在32-36摄氏度为宜,从四肢到全身都可以擦。温水擦浴,可以使皮肤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达到散热的目的,而且宝宝也感到舒适。同时方便、经济、效果好,没有危险性。

3、温湿敷,即用毛巾浸于35摄氏度左右的水中,取出后拧去水分,敷于额头,每10-15分钟更换一次。

4、2岁以上幼儿可用酒精擦浴。用纱布蘸取30%-50%温水酒精(75%的酒精加一半温水),反复擦洗腋窝、腹股沟区、肘窝、颈胸、后背及手心等血管丰富的区域,达到蒸发降温的目的。擦浴时要避开幼儿心前区,观察面色变化,30分钟测体温一次,以防着凉和降温过度。

5、头枕冰袋。头枕冰袋可降低颅脑温度,有减少代谢及耗氧、保护大脑的作用,但在新生儿禁用。

物理降温应该注意:有出血倾向的患儿如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禁用擦浴;降温要适度,一般体温降至38摄氏度左右即可,并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以防降温过快过低引起虚脱,降温时要注意多饮水。

碰到这种发烧的情况,很简单,打个鸡蛋,把鸡蛋清弄出来,然后找块餐巾纸或是纱布,把鸡蛋清涂在上面或浸透纱布,然后贴到孩子额头上,过一会儿换一下。也可以弄一个小小的酒杯或是器具之类的,就是杯口小点,把鸡蛋清倒在里面,用纱布把酒杯包起来,然后用杯口对着幼儿的额头慢慢打圈涂抹,基本上一个蛋清差不多涂抹完了时,烧也就退下来了。一般情况下半小时内就能退烧,效果很灵,也不受罪,去试试吧。大人也可以。

咳嗽要分为有痰的咳嗽和无痰的咳嗽(就是干咳),这个方法对于干咳没什么作用,对于有痰的咳嗽非常灵光,屡试屡爽。方法也很简单:去买一个白萝卜,一定要白萝卜哦,买回来后切一段,切多少自己定,切成丁,生的,然后把萝卜丁放碗里或杯里都可以,倒上几勺蜂蜜,最好是紫云英蜂蜜,没规定多少,根据你萝卜丁的量来定,二三勺这样吧。然后放着,千万不要煮哦。放上四小时之后,萝卜汁水就出来了,这时用勺子去搅一搅,把蜂蜜和萝卜汁水搅匀了,然后把这种搅匀了的蜂蜜萝卜汁水倒入温开水中,就可以把这个水喝了,一天喝上三四次,一般很厉害的咳嗽当晚就会改善,尤其是晚上咳嗽得很厉害的孩子能明显感觉到。最多喝上三四天就好了,咳的厉害的话一天中的次数喝多点,汁水浓点。几个月的宝宝都可以喝,放在奶瓶中喝,比吃中药西药好多了,有痰的咳嗽效果最好。

把生姜剁碎,烧热锅,随后把姜末倒进去炒,炒热之后,拿两条柔软的布把姜末包在宝宝的脚底,如果宝宝不配合的话,可以在宝宝睡着的时候包上去,再拿个袜子穿上就更稳妥了,不会担心包得不够紧或者姜末跑出来,很实用又没副作用

1、米汤:将大米煮烂去渣,加入少许白糖;

2、绿豆汤:将绿豆煮烂,取其绿豆汤,加入适量冰糖;

3、鸡蛋羹:取1-2个鸡蛋打匀,加适量温水蒸熟;

4、西瓜汁:可促进毒素的排泄;

5、鲜梨汁:适于发热伴有咳嗽;

6、鲜苹果汁:含有维生素C,可中和体内毒素。

①伤风咳嗽:红塘姜枣汤;

②风寒咳嗽:萝卜葱白、白萝卜蜂蜜;

③咳嗽肺痈:鲜梨贝母;

④肺虚久咳:冰糖燕窝粥;

⑤久咳咽干:蒸白梨蜂蜜;

⑥止咳祛痰涎:萝卜胡椒;

⑦止咳化痰平喘:豆腐糖;

⑧补虚止咳:糖水冲鸡蛋;

⑨夜咳:芝麻冰糖水。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10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