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婴儿摇晃综合征

看到宝宝哭闹不止,就忍不住抱起它来边摇边哄,这是很多妈妈的本能反应,但妈妈们应该认识到,摇晃的时候力度和频率往往很难拿捏,你稍不注意,宝宝就可能被“晃”出问题,大人或外力施予激烈摇晃,或是将婴幼儿背在大人背上,却疏忽给予他们颈部支撑,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永久性的脑部伤害。“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是宝宝因摇晃而患上的病症。

那么婴儿摇晃综合征到底是什么病呢?“婴儿摇晃综合征”就是指瞬间以不当的方式剧烈摇晃婴幼儿,或长时间多次快速摇晃婴幼儿,造成其脑部伤害,甚至死亡。这种疾病多发生在0-4岁的宝宝身上,尤其是0-8个月大的宝宝。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宝宝,程度较轻的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倦怠,程度较严重的则表现为有运动障碍、瘫痪、呼吸困难、失明、反应迟钝、惊厥、昏迷现象,长大后还可能有发育迟缓、智力低下的危险。更严重的则会因颅内血肿而夭亡。所以,如果妈妈发现宝宝在摇晃后出现表情淡漠、眼神呆滞、食欲不振等情况,就要怀疑宝宝是否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了。

在国际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缩写是SBS,中国将这种疾病简称为摇婴征。说得严重点儿,婴儿摇晃综合征相当于一种严重的虐童形式,因为它通过悄无声息的摇晃,让宝宝在没有外部损伤迹象的情况下造成脑部的损伤。由此看来,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害其实很大。这种疾病最大的危害在于,它给宝宝带来的脑损伤通常难以恢复,病症严重的宝宝即使躲过了生命危险,长大后也可能因为脑部发育迟缓而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发育,甚至有可能造成智力低下。另一方面,婴儿摇晃综合征可能导致宝宝脑内神经连接的断裂,进而导致眼内出血和其他(如骨头等)伤害。年幼的宝宝正处于身体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是经不起妈妈无意中的摇晃的。为了宝宝的安全着想,任何力度的摇晃,妈妈都一定要避免哦。

妈妈们已经知道,通过摇晃来哄娃有让宝宝患上“婴儿摇晃综合征”的危险,所以要坚决改掉晃来晃去的坏习惯哦。除了抱娃时不能摇晃,还有哪些带娃方式也应该拒绝呢?

1、和宝宝玩游戏过于激烈:一些过于激烈的亲子游戏,如抱着宝宝旋转,让宝宝坐在妈妈膝盖上并往后用力翻躺等,都可能让宝宝的颈部受伤,甚至受到惊吓。

2、用力拍打宝宝的背部:用力拍打宝宝(尤其是3个月以下)的背部也是一种摇晃,容易对引起内脏损伤和脊柱受伤,更严重的还可能损伤脑部,所以建议妈妈改为手弓起呈空心状态,并轻轻抚摸。

3、将宝宝用力往上抛玩:这个动作虽然能让宝宝欢乐地大笑,但其实十分危险,容易给宝宝带来脑挫裂伤。

4、大力摇晃宝宝的摇床:宝宝即使睡在摇床上,妈妈也不能过于剧烈地摇晃,否则宝宝的头部也有受到伤害的危险。

5、婴儿推车没有防震轮子:没有防震轮子的婴儿推车不建议使用,因为碰到颠簸的路面,睡在车里的宝宝极易受到伤害,建议选择有防震功能的婴儿车,同时外出时给宝宝垫上柔软舒适的婴儿枕头。(小儿康复六科张珂)

郑大三附院(省妇幼)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114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