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费日轩山川作酒,敬你妙手风流

一面锦旗

七月的大小兴安岭万木葳蕤、一片葱茏,坐落在松嫩平原与其交界处的科洛村庄,正如星罗棋布的礁岛镶嵌在这处绿色的海洋中,并日复一日随这片绿浪沉浮。

今天,科洛村诊所里依旧人声鼎沸,从周边城镇慕名而来的患者把本就不大的候诊室挤了个水泄不通,费日轩端坐案旁,有条不紊地接诊着患者。只听外面有人扯着嗓子喊:“费大夫,又有人来给你送锦旗啦”。正在给病人把脉的费日轩仿佛没有听见,直到签完药方才起身挤出去。

图1:治疗室墙面挂满了锦旗

图2:治疗室墙面的锦旗

一名女子捧着一面崭新的锦旗站在诊所外面的树下,看见费日轩出现在门口,便快步走了过去“费大夫我又回来了,都说大恩不言谢,我没有什么可以报答您的,只有借这面锦旗表达我对您的感激和祝福”说着把锦旗小心翼翼地举到了费日轩胸前,因为激动女子的双手有些颤抖。

看着病愈的女子如今自信又阳光的样子,费日轩也感慨不已。

青春无悔

人生朝露、弹指挥间,从医48载,费日轩所有的青春、热血和理想都在这片青山绿浪中激荡。费日轩生在医生世家,从小便跟随父亲习医,医院开办的医生学习班毕业。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中国医疗资源严重短缺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去条件艰苦、闭塞落后的农村,而原本可以留在县城的费日轩却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偏远的科洛村,做了一名“赤脚医生”。

图:赤脚医生费日轩

作为当时科洛村方圆百里唯一的医生,夜里出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有一天半夜,费日轩被一阵急促的叫喊声惊醒,“费大夫,快开门,救命啊”随后土房子的木门被敲得山响。费日轩刚打开门,只见一道黑影闪进屋里,仔细一看是村里的老乡,怀里还抱着一个三岁左右的小孩儿。

“费大夫,求您快给瞧瞧吧,我孩子已经高烧两天两夜了。”

“你先坐下歇歇,别担心,我先瞧瞧。”

熟睡中的孩子满脸通红、呼吸急促、手脚还不时抽搐一下,明显是惊厥的前兆。费日轩初步诊断孩子可能已经转为肺炎,于是立马给孩子用上药输上液。随后,背上药箱,提着药瓶,打着手电筒陪同老乡一起摸黑几十里山路,将孩子送到了镇卫生院用上了更好的药。费日轩也陪着老乡守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孩子转危为安。

从此,科洛村的村民便将费日轩当成了当地山神的馈赠,对他完全信任,只要跟生命挂钩的事,老乡都会将费日轩请来,甚至还给牛接过生,有费日轩在老乡总能踏实些。

十里八乡、深山老林里那些蜿蜒崎岖的山路,唯有双脚和青春可以丈量。

上下求索

行医的路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面对一些疑难杂症,眼见患者的痛苦自己却无能为力时,费日轩就懊恼自己的学识不足,不能帮助更多的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为此,费日轩把全部的业余时间都用在了读书学习上,进城第一件事就是收集医学资料和书籍,或买或借。他从不放弃任何一次学习机会,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

经过不断学习和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费日轩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帮助很多患者恢复了健康,远离了病痛的苦海。他尤其擅长使用浮针治疗慢性咽炎、颈椎病腰间盘突出、中风后遗症、偏瘫、言语不清等。

图4:费日轩边学习边记笔记

年9月,一名外地患者慕名来到了费日轩的诊所,陪护而来的家属面容憔悴、苦不堪言“费医生,听说您医术了得,求您救救我丈夫吧,他是咱家的顶梁柱哇”家属边说边抹眼泪。

“别着急,慢慢治疗,没有过不去的坎,首先你要调整好自己,别太着急上火,你还得照顾他呢。”费日轩安抚好患者家属,把患者的轮椅挪到自己的案桌旁仔细检查起来。

患者中风偏瘫三年,右侧上下肢随意运动出现了严重障碍,上肢手不能抬,下肢不能跨步,明显的肌张力低下。目前还出现吞咽障碍和语言障碍,有时就连饮水也会出现呛咳,生活起居全靠家人照顾,时刻不能离人。三年下来,全家人疲惫不堪,经过一番检查,费日轩为患者制定了埋线技术配合一针一罐疗法。

经过45天治疗,患者右侧上下肢完全恢复了自主运动功能,吞咽和语言障碍也消失了,彻底从轮椅上站了起来,生活渐渐实现自理,全家人喜极而泣,在他们看来费日轩创造了奇迹。

医治更多疑难杂症,让更多患者恢复健康成了费日轩不断提高医术的动力,他在一本笔记的扉页上写到“我愿用美好心灵和精湛技术呵护每一位病人,使病人的生命延续,健康重现。”

医者仁心

人命至重,有贵千金。

费日轩自从背着药箱用双脚去丈量这片青山时,他就知道为“患者解除病痛,留住生命”是他行医的初心,也是理想的彼岸,他也一直在这条沟壑丛生的道路上一往无前。

图5:费日轩正在给患者把脉

年,正是新冠病毒肆虐的冬天,一个三十出头的女人来到了费日轩的诊所,当时太阳已落下山头,天色渐晚,只见女子一只手撑着自己的腰,满脸痛楚地走进诊所,费日轩让她坐下先说说自己的病情,女人语速很慢,说完上一句停顿十几秒再说下一句,似乎在等待一阵疼痛来袭又褪去,费日轩耐心地听完女子的讲述。不出所料女子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发作后每天都忍受着剧痛,甚至夜不能寐。

费日轩用一针一罐神针疗法按周期给女子制定了治疗方案,但当费日轩将详细的治疗方案告诉女子后,女子却欲言又止一阵沉默,似乎有难言之隐,随后未语泪先下“费大夫,我丈夫两年前出了车祸,现在一直残疾在家,没了当家的人,家里还有老人和两个上小学的孩子,现在全靠我打零工勉强维持家庭开支,没有多余的钱治病,可是眼瞅着越来越严重,再不治疗,我害怕我也会倒下,要真是那样的话,这一家子该怎么办呀?费大夫,治疗费我先欠着您看行不?等攒够了就立马给您送来,绝不赖账......”

费日轩看着这个不幸且坚强的女人,当场决定免除她全部治疗费用,就连治疗期间住在诊所的食宿费都全部免掉。这个女子名叫方琴(化名),就是那个双手颤抖着为费日轩送来锦旗的患者。方琴(化名)本想着医生如果能通融她些时间,等攒够医疗费再给就是万幸的事了,没想到费医生居然直接免费给她治疗。方琴(化名)感激不已,惊喜于自己终究还是被命运温柔以待。

此后,方琴(化名)就留在了费日轩的诊所,接受治疗。在费日轩的全力医治下,仅一个月方琴就完全康复了,在这一个月里,费日轩的关怀和鼓励让方琴(化名)一扫往日的阴霾,脸上渐渐有了笑容,明白了命运的昌荣和匮乏,恩赐和劫数也许都无法改变,但自己却可以选择勇敢,选择向光的方向靠近,去扛起生命之重,去接受命运不公。病愈回家之后,方琴更加勇敢坚毅地撑起了那个风雨飘摇的家。

“费大夫,快接住呀,能得到患者的认可,老光荣啦”不知是哪个患者的声音将费日轩的思绪拉回,他庄严郑重地从方琴手里接过锦旗,顿时诊所内外掌声一片,久久不息。

费日轩这个最平凡的基层医者,就这样用最朴质的行动在流金的岁月里诠释着生命至上和医者仁心。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145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