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草部叁
李时珍说:天造地化而生草木,刚与柔相交而成根蔓,柔刚相交而成材枝干。草是我们最常见的植物,种类繁多,是中药主要的配制原料,可以加工成成品,也可以直接煎熬,用起来方便。
前胡
它三四月长苗,为青白色似邪蒿。初生时的芽是白色的,长三四寸,味道非常香美。又像芸蒿,七月里开白花,与葱花相似,八月结果实。根是青紫色的,叶像野菊但细瘦些,嫩时可以食用。
二月和八月采根晒干,入药。
根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痰满、胸胁包块,胸腹结气,头痛,去痰下气。治伤寒热,推陈致新,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益精。能去热实,治一切邪气,破腹内结块,开胃下食,通五脏,主治霍乱转筋,骨节烦闷,反胃呕逆,气喘咳嗽,安胎,小儿疳疾、清肺热,化痰热,散风邪。
独活
独活为伞形状,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重齿毛当归的根。
春初苗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烘至半干,堆置2~3天。发软后,再烘至全干。切片生用。
味辛、苦,性微温,无毒。
祛风湿,止痛,风湿痹痛;解表,风寒表证兼有湿邪者。本品辛散苦躁,主散在里之伏风,且可去湿而止疼痛。善治风寒湿痹,尤宜腰膝痹痛。又治少阴经伏风头痛及风寒兼有湿邪的表证。
去风湿止痛,用于风湿痹痛,凡风寒湿邪痹着于肌肉关节者,不问新久,均可应用。尤以下部之痹证为适宜。如用于风寒湿痹膝较重者,常与桑寄生、防风、杜仲、牛膝等药同用,如独活寄生汤。
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没有汗、头身疼痛较重者,可与荆芥、防风、羌活、川芎等药配伍同用,如荆防败毒散。
此外,本品可治少阴头痛,常与细辛、川芎同用。
长松
人们多以长松、甘草、山药混合煎汤,疗效甚佳。类似人参,生长在古松下,根的颜色如荠尼,长三五寸。
根
味甘,性温,无毒。
主治麻风恶疾,眉发脱落,百骸腐溃:每次用一两,加入甘草少许用水煎服,十日即愈,又解诸虫毒,补益长寿。
长松酒:治一切风病,这是庐山休子所传的。长松一两五钱,熟地黄八钱,生地黄、黄芪蜜药煨、人参、枳壳各四钱,苍术用淘米水浸泡二钱,木香、川椒、胡桃肉各二钱,小红枣肉八个,老陈米一撮,一百二十根五寸长的灯芯。一料分成十剂,用绢袋装好,泡酒十斤饮用。
地榆
平原到处都有生长。老根在三月里长苗,独茎直上,高三四尺。三月叶子对分长出,似榆叶但稍狭窄、细长一些,像锯齿状,颜色为青色。七月开花,紫黑色。根外黑里红,可用来酿酒。它的叶可以泡茶,味很美。
根
味苦,性寒,无毒。
主治妇人乳产,带下五漏,止痛,止汗,除恶肉,疗金疮,止脓血,诸瘘恶疮热疮,补绝伤,产后内塞,可做金疮膏,消酒,除渴,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止冷热痢、疳积有良效。止吐血、鼻出血,肠风,月经不止,非经期阴内大量出血,产前后各种血疾水泻。治胆虚气怯。地榆汁酿的酒,可治风痹,补脑。地榆捣成汁,可涂虎犬蛇虫咬伤。
治男女吐血及妇人非经期阴内出血:用地榆三两,米醋一升,煮开十余次,去滓,饭前服一盒。
治血痢不止:地榆晒干研细,每次二钱,掺在羊血上炙熟吃,以捻头煎汤送下。
治毒蛇伤人:新鲜地榆根捣汁饮,兼泡患处。
治胃肠风热:地榆三钱,苍术等分,用水煎服。
治下痢赤白相兼骨瘦如柴:地榆一斤,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再煎直至如稠饧,每日服三盒。
龙胆草
味苦,性寒,无毒。
清热燥湿,湿热黄疸,白带淋浊,阴肿阴痒,湿疹;泻肝火热盛生风,肝热胁痛;肝火上炎。本品苦寒沉降,清热燥湿而以清肝胆及下焦湿热见长,又以清泻肝经实火功效为着。可用治湿热黄疸、湿疹疮毒,以及淋浊白带、阴肿阴痒之下焦湿热;又用治目赤头晕、耳聋耳肿、胁痛口苦等肝火上炎症;以及惊痫抽搐之热盛引动肝风症。
本品清热燥湿,用于肝经湿热之黄疸,常配以茵陈、山栀;用于湿热下注所致白带黄稠、小便淋浊、阴肿阴痒、湿疹疮毒等症,多与苦参、黄柏、车前子等配伍,也可配以山栀、木通、车前子、黄芩等,如龙胆泻肝汤。
本品泻肝火疗效颇著,用于肝热盛生风、高烧不退、惊厥抽搐,可与钩藤、黄连、牛黄、青黛等配伍,共奏清肝息风之效,如凉惊丸;用于肝热盛之胁痛口苦,或肝火上炎所致头痛目赤、耳聋耳肿等症,多与芦荟、大黄、山栀、青黛等配伍,如当归龙荟丸,也可用龙胆泻肝汤。治目赤肿痛,还可以龙胆汁合黄连浸汁点眼。
此外,本品味道苦,少量服用尚有健胃作用。
菊
李时珍说:菊的种类,共有一百多种,宿根自己生长,茎、叶、花、色各不相同。它的茎有株蔓、紫赤、青绿之殊;叶有大小、厚薄、尖秃之异,花有千叶单叶、有蕊没有蕊、有子没有子、黄白红紫、杂色深浅、大小之别;味有甘、苦、辛之辨。还有夏菊、秋菊、冬菊之分。
花、叶、根、茎、实
味甘,性平,无毒。主治各种风症及头眩肿痛,流泪,死肌,恶风及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利血气,轻身、延年益寿。治腰痛,除胸中
味甘,性平,无毒。
主治各种风症及头眩肿痛,流泪,死肌,恶风及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利血气,轻身、延年益寿。治腰痛,除胸中烦热,安肠胃,利五脉,调四肢。还可治头目风热、晕眩倒地、脑颅疼痛、全身浮肿,用菊作枕头可耳聪明目、轻身,使人肌肤润泽,精力旺盛,不易衰老。生熟都可食。能养目血去翳膜,主用于肝气不足。
白菊
味苦、辛,性平,无毒。
主治风眩,能使头发不白。可用来染胡须和头发。同巨胜、茯苓制成蜜丸服用,去风眩,延年,益面色。
范致能在《谱序》中称只有甘菊可食用,也可入药。其余黄菊白菊都味道苦,虽不能吃,却可做药用。治头痛,白菊尤其好。
服食菊花:《玉函方》载王子乔养颜延寿方:
用甘菊,在三月的前五天采它的苗,叫玉英;
六月的前五天采它的叶,叫容成;
九月的前五天采它的花,叫金精;
十二月的前五天采它的根茎,叫长生。
将上述四物一起阴干一百天后,各取等分,捣杵千次后成末,每次用酒送服一钱。或者将末炼熟后做成梧子大的蜜丸,用酒送服七丸,每日三次。服百日后会身轻而润,服一年,白发变黑。服二年,齿落更生。服五年,八十岁的可返老还童。
服食白菊:《太清灵宝方》引,九月九日采菊花二斤,茯苓一斤,一同捣碎后筛出末。每次服二钱,温酒调下,一日三次;或者用炼过的松脂,和末做成鸡蛋大的丸,每次服一丸。久服令人延年益寿。
治痘疮入目生翳:用白菊花、谷精草、绿豆皮各等分捣成末,每次取一钱,用干柿饼一个,淘粟米水一盏一起煮,待水煮干时柿饼,每日三个。少则五七日,多则半月见效。
治饮酒过量,大醉不醒:将九月九日采的真菊研末,饮服。
治妇女阴肿:用甘菊苗捣烂熬汤,先熏后洗。
治疗肿恶疮垂死之症:用菊花一把,捣汁一升,入口中即活。这是神验方。冬月采根用。
治膝关节肿大疼痛:用菊花、陈艾作护膝,长期使用则自愈。
治风热头痛:用菊花、石膏、川芎各三钱为末,每次服一钱半,用茶调下。
《本草纲目》草部壹
《本草纲目》草部贰
文字转自中国画报出版社《本草纲目》,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人五的绘画,你的绘画风格很赞,你的草本绘画中没有草本,此刻小编也模仿编辑制作了,此刻君辛勤编辑,转载请将下方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疗效最好公益中国援助定点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