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疗法3小儿惊风惊厥抽动

在《圆运动的古中医学》儿病本气篇,介绍了1、小儿发热抽搐;2、小儿急惊风;3、小儿慢惊风;4、附子理中地黄汤。

一、一些原理

先说点原理吧,圆运动的五行——肝木、心火、肺金、脾土、肾水,是融合不能分开的。人身的中气,在胸下脐上之际,而分布于整个人身之间。五行运动形成中气,中气运转又带动五行升降形成圆运动。当五行运动不圆,作用分离,不能融合时,产生各种疾病。

中气如轴,四维如轮。轴运轮行,轮运轴灵。

人身的机理:轴是旋转于内的,轮是升降于外的。

中医的病理:只是轴不旋转,或者轮不升降而已。

中医的医理:通过运动轴的旋转,去带动轮的升降,或者通过运动轮的升降,来使轴旋转起来。由轮而轴,是为先天,由轴而轮,是为后天。由轮而轴者,由升降而成中气也。由轴而轮者,由中气而成升降也。

二、惊风的类型

从这个原理来看,惊风分成两类,这个区别很重要:

一类是人身中气充足,属于轴仍灵、而轮出现了问题,只是肝木偏现、风动成病,急惊和惊厥属于此类,治疗的方法也只是从调整肝木入手,平木息风,即可恢复圆运动。

另一类是人身中气不足,轴不灵而表现为轮转不利的问题,不仅肝木偏现,肺金、肾水也都偏现,慢惊风(抽动)就是此类。治疗就不能只从肝木入手,要从培补中土、养肝木、温肾水等方面同时调理。要从轴、轮双管齐下。

三、发热抽搐与急惊风的医理

发热抽搐——症状是发热伴抽搐。

急惊风——症状是不表现发热症状,忽然两目上视,手足抽搐、口眼歪斜。但本质还是相火不降,热伤津液,肝胆二经,升降不和,只是没有表现出发热的体症。

病理:

因为小儿木气稚弱,仿佛一颗小树一样,有点风吹火热的,马上就能反映出来,所以小小孩生病时更容易发热,并引起抽搐。而大些的孩子强壮一些,木气更充足,发热的机会就减少了。

1、中虚木气疏泄,胆经相火不降引起发热;

2、相火不降引起津伤(如同火把身体的津液烧干了)导致木燥,燥致风动。

医理:

顾中气,养木气,平疏泄,收相火。

处方:四豆饮。

黄豆20粒,黑豆(绿芯)、绿豆、白饭豆(又称白芸豆、眉豆)各15粒,水多砂锅煮烂(40分钟以上)、煎成滤出豆水即服,可分次温服,不可过夜。如果小便清长,去掉白饭豆。如果小便短黄,要用白饭豆。(书中的用量是论粒的,我自己用时都是各一小把)

药理:

黄豆润津液益中气养木气而平疏泄,绿豆养木养中兼清肺热,黑豆善降胆经,白饭豆利湿气。

四、小儿慢惊风(抽动)

慢惊风的成因:中医火神派鼻祖郑钦安先生所著的《医法圆通》指出,内伤而致之,或饮食伤中,或大吐后,或大泻后,或久病后,或偶受邪,或发散太过,或偶停滞,消导克伐太过,积之既久,元气日微,虚极而生抽掣,诸书称慢脾风是也。其人定见面白唇青,饮食减少,人困无神,口冷气微,或溏泄,日三五次,或下半日微烧,微汗,抽掣时生,此是元气虚极,神无定主,支持失权,由内而出之候。

这里提到长期脾胃不和导致的体虚,中气不足,易出现肝木偏现而抽动。现在回想起我见过的几个有抽动表现的小男孩,确实都比较瘦弱,大概也是一个佐证吧。除了眨眼、吸鼻、身体部位抽动等症状,慢惊风的孩子应该还有大便不成形或者大便后段略稀、偶尔尿床、容易大喘气或者咳嗽等症状,正是脾胃虚寒、肾气、肺气不足的表现。

慢惊的病理:木枯克土,金逆火散,乃成慢惊。到了慢惊风的时候,人身的肝木、肺金、脾土、中气,都存在问题了,所以要从中气入手,也可以理解为以脾胃为核心,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调整,才能有效治愈慢惊。水生木,即肾气足则肝木平。木克土,治木病宜兼培脾土,培土以御木。

慢惊的医理与药理:

1、如果久泻不食而抽搐,面色青黄,为木虚土败。补土调木养血顾中,可望挽回(这个属于比较严重的)。

方用:附子理中地黄汤+神曲+益母草,轻服多用可效。

2、如果久病食减而抽搐,为木旺土虚。此时肝脾津液已经枯竭,肠胃腠理必有积滞,如用燥热之药,不能健脾,反而横肝,所以慢惊风,虽属寒,却不能用燥热药。

方用:(1钱为3克,3分为1克,5分为1.5克,用量极少,一次煎成,大火烧开后小火煎约15分钟,每日分三次服)

山药、白扁豆各1钱,

巴戟天、淫羊藿各5分,

当归、芍药各3分

神曲、厚朴、橘皮各3分

山药、扁豆皆补土气,性平,兼能降湿。山药兼为补肺金的主药,最助肺金收敛之气。

巴戟天温补肾气,淫羊藿温补肾阳兼除湿气。

当归补木气之阳,芍药补木气之阴,二者合用养津养木。

神曲调中理滞,厚朴温胃消滞,陈皮性温健脾调滞。

慢惊的食疗与保健(活用原理的备选方法)

凡是用药,自己也是非常谨慎的。从上面书中的用药来看,治疗上的原则是去胃滞、温肾、补脾除湿、养木。因为脾胃最怕寒湿,所以上述用药也体现了慢惊与脾胃不调的联系。根据食物的习性,可以通过下述方法综合使用达到上述治疗效果:

(1)亚宝丁桂儿脐贴(健脾温中,散寒止泻,每日一贴,24小时一换,没有腹泻也可以用,主要是散寒温脾胃)

(2)淡豆豉加陈皮煮水,40分钟,去胃滞效果很好,可以连续服用几天。

(3)山药、扁豆水,这个必须要用的。补脾、补肺并去湿。

(4)黄豆、黑豆、葡萄干水,去掉了绿豆,因为绿豆偏凉、清肺热,已经有山药补肺降肺就可以不用绿豆了。有了扁豆去湿,也不用白饭豆了。加了葡萄干,因为它温补肝肾,性极平和。

(3)和(4)分开煮,分开服用。食疗可能比上面的药方会慢一点,但只要方向和方法是正确的,孩子的中气各方面都会逐渐好起来,症状自然减少至消失。

由于中气不足,脾胃虚寒,兼现肝木虚弱,慢惊风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要:

(1)尽量食用温暖的食物,不食寒凉甚至常温食物,少食水果,尤其是寒性水果。注意保暖。

(2)避免遭遇惊吓的事情,不要强迫孩子做他没有准备承担的事情。所谓胆小的孩子,正是肝胆不足的体质使然,不能强行去用外力锻炼。

(3)避免紧张状态、超负荷学习和疲劳,避免过度兴奋、长时间精神高度集中的活动,即使孩子非常喜欢投入(尤其是小孩子)。

五、附子理中地黄汤——古人治慢惊之法

附子理中地黄汤其实就是:附子理中汤+六味地黄汤。

附子理中地黄汤补火土,六味地黄汤润金木,这味温而润的药汤,再加上神曲和益母草,就能解决以上提到的各种问题,慢惊风的问题也就解决了。

附子理中地黄汤还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制作:

附子理中丸5分,六味地黄丸1钱,益母草1分,神曲2分,煎水调服。这样相对来说,就比较方便一些了。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安全
哪家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