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惊厥 >> 治疗方法 >> 发热处理的不原则

发热处理的不原则

白癜风可以治愈吗 https://m.39.net/disease/mipso_6905531.html

发热

孩子发热时,家长往往会手足无措。医院排队等半天还总得在家里做点什么吧。于是各种冰冰贴,抹酒精等物理退热法用上,再不行喂药,不管是退热药还是抗生素亦或是中成药,让孩子吃了药家长就放心多了。

但是这些家里自行处理的方法都没有问题吗?有些家长明明是为了孩子着想,然而存好心办坏事,处理后却让情况雪上加霜。

想知道发热该如何处理?

1

首先你需要明白“发热”是什么。

当免疫系统受到感染入侵时便会做出一种有益的保护性反应---发热。从中医角度看,发热是正邪斗争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简单来说发热时体内的正气和邪气正在打仗,在斗争。发热可分外感和内伤两种。

一般来说,一天之内正常的体表体温在36~37℃之间,若平均体温达到或高于37.5℃时,就要考虑是否有发热的可能。

低热:37.3-38℃;

中度发热:38.1-39℃;

高热:39.1-41℃;

超高热:41℃以上。

发热处理的“不”原则

2

错误处理还真不如不处理。

不要一发热就想着快速退热

发热期间的体温会忽高忽低,这是体温调节中枢在调整,也就是正气在与邪气对抗,你来我往的斗争过程。当体内病症完全康复,正胜邪去,高热自然就会退。

退热是为了减轻不舒服的症状,迅速降低体温并不能使身体马上就复原。发热是一个过程,你急与不急,正邪斗争没打完还是得发热上几天。但是温度过高影响到孩子的状态时还是要控制体温,不能任其发展。

不一定使用抗生素

发热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病毒感染引起的发热使用抗生素是无效的。因为抗生素只能杀灭细菌,对病毒没有作用。然而临床上外感发热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哟,乱吃抗生素不仅没有治疗作用,还会杀灭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菌,最后带来不可描述的后果。

不一定要捂汗

某些外感导致的发热在出汗后就会消退。但其他原因导致的发热,比如积食发热等情况是不能用捂汗的方法来退热的。越捂体温越高,捂热较长时间后,孩子体温可上升到41℃-43℃,弄出“捂热综合征”甚至会危及生命。(积食发热怎么办?详情请参考→喂了退烧药后反复发烧,怎么办?)

捂热综合征---过度保暖、捂闷过久引起婴儿缺氧、高热、大汗、脱水、抽搐昏迷,乃至呼吸、循环衰竭的一种冬季常见急症。

不要以为退热药一定能搞定发热问题

有些家长看到孩子一发热就急,一吃退热药家长心里马上就能轻松很多,也觉得自己做了正确的处理。但是一方面退热药一般是在高热时服用,而且只是对症的解热药物,并不能针对病因治疗发热。所以当药力一过,高热又会卷土重来。另一方面,在发热发生时使用退热药控制体温可能会掩盖发热的真正原因,耽误孩子的治疗。

看到这里你还会觉得发热时就该用退热药吗?不过也不要走极端对退热药产生惧怕心理。如上文所述该用还是得用,但是一定要谨遵医嘱,切忌服用过多,以免造成孩子的肝肾损害。

不要轻易使用物理降温

降温是为了缓解发热造成的身体不适,但迅速退热可能带来新的不适。冰枕、退热贴、酒精擦拭等物理散热方式都是帮助退热的辅助手段,并非发热处理首选。特别是冰枕、退热贴使用过程中孩子出现怕冷、发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以免加重孩子的不舒服体验。

不要把体温高低和病情轻重划等号

体温高低和病情程度并不呈正比。有时候孩子得了脑膜炎也不一定会发热,所以并不能以体温的高低衡量病情是否严重。孩子发热时家长最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90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