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都在传这件事3岁宝宝嗮太阳后口吐

最近难得天气晴好,

不少家长都会带着孩子外出享受冬日暖阳。

怕孩子着凉,还得给孩子穿上厚厚的衣服再出门。

本应该其乐融融的日光浴,

在武汉一个家庭身上却变成了一场意想不到的惊吓!

宝宝突然口唇发绀、浑身颤抖,

最后还口吐白沫晕厥了过去,

这一下可把她奶奶吓坏了。

发生了什么?!

1奶奶带3岁孙子晒太阳,宝宝竟口吐白沫、浑身颤抖还晕厥

武汉的张婆婆带着感冒

刚好不久的孙女希希去晒太阳,

张婆婆怕孙女感冒复发

就给她穿了足足5层衣服。

过了40分钟后,希希突然浑身颤抖,

牙关紧闭,最后竟然口吐白沫晕厥了过去。

吓得直哭的张婆婆连忙拨打,

医院。

儿科医生诊断后,

确认希希是典型的高热惊厥。

刚退烧的希希体温偏高,

晒太阳过程中体温快速升高,

再加上衣服穿得太厚,引起高热惊厥。

医生提醒

孩子体温调节能力差,汗腺不发达,加衣服、盖被子等“捂汗”法,不但不会减轻孩子病情,还会因不通风导致热度不能通过皮肤散发而加重发热,从而诱发高热惊厥。

“越是发烧越不能随便增添衣物,室内温度也不能太高,应该保持空气流通以利于孩子散热降温。”

一些老年人带孩子,由于自己比较畏冷,

以为孩子也比较冷,给孩子穿得比较多,

孩子被捂得汗流,很容易感冒。

感冒后再一捂,病情可能就更严重了。

那么给宝宝穿多少才合适呢?

一般来讲:

1、一岁以内的孩子比大人多穿一件(平均厚度的)衣服。

2、一岁以上的婴儿和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基本和大人一样了,可以参照大人一样穿衣。

3、三岁以上的孩子很多也都会自我表达冷暖,只要孩子不觉得冷就没必要多穿。父母也可以摸摸孩子的脖子和后背,如果是暖和的,身上也不出汗就说明衣服穿得比较合适。

不少人错误认为,孩子感冒发烧,

只要捂出点汗,病就好得快些。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被家长捂得严严实实,

尤其是冬天,不少孩子生病后穿得太多,

被捂得脸通红。

发烧请降温!

有人说:孩子感冒了盖上被子捂捂汗就行了。这种观念其实是错的。

捂汗不一定能减轻病情,反倒可能出汗过多,引起脱水,加重病情或引起并发症。

发烧的孩子需要的是冷却,而不是加热。孩子的身体状况同成年人不一样,成人可能在很热的环境下通过身体会出汗来调节体温,而宝宝的体温调节机制没有那么完善,生病的宝宝尤甚,在很热(并且很闷)的环境下,热量会困在身体里出不去,反而让他们更加难受。

家长把孩子放置于厚厚的棉被里,稍有疏忽就会容易造成窒息死亡。

孩子感冒发烧时,

首先不是应该多给孩子穿衣服,

而是让其多喝水!

发热伴随代谢的增加,水分需求增大,

无论是否使用药物,都应该让孩子多喝水,

不愿意喝水的孩子也可以试试淡一点的果汁,

出汗多也可以喝口服补液盐。

我们要注意老一辈对于小孩穿衣说,

也要慎重关于小孩“吃盐长力气”说!

28个月婴儿吃盐突然身亡!医生提醒:千万别给娃吃这些!

烟台市民李女士总觉得自己8个月大

的孩子手脚好像缺乏力气,

在她与邻居聊起此事时,

邻居阿姨说不能只给孩子吃白粥,

要给宝宝吃盐才有力气。

误信“吃盐长力气”的李女士

开始往孩子的粥里加盐,

却万万没想到亲手断送了8个月孩子的性命。

(网络配图)

之所以发生这样让人痛心的事情,

就是因为妈妈给宝宝的粥里加入了过量的盐。

婴儿的五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全,

长期高盐饮食,

还可能引发宝宝的肾脏、心脏功能受损。

医生建议,

一岁以内的婴儿吃原味食物,

不要额外添加调味品。

奶类以及粥类食物中,

已经含有足够的婴儿所需要的营养。

婴儿很脆弱,千万不要随意很给他们吃不应该吃的东西,否则很容易后悔莫及。

那么还有什么东西在相应的年龄不该给宝宝吃呢?

(1)一岁以内别吃蜂蜜。

蜂蜜往往含有梭状肉毒杆菌芽胞,可引起幼儿肉毒杆菌病,使宝宝神经肌肉失调,甚至呼吸系统瘫痪。同时,1岁的宝宝已经长牙,更应该注重口腔保健,以免蛀牙。

(2)2岁以内不宜喂鲜牛奶。

2岁以内的婴儿不宜喂鲜牛奶、羊奶以及成人奶粉,因为婴儿体内消化酶分泌不足或者活性不高,喂养牛奶后不一定能消化,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呕吐、腹泻、膨胀。如果不能喂母乳,也应该用婴儿专用配方奶粉。

(3)3岁前别吃易过敏水果。

(4)4岁前别吃糖果和话梅。

(5)5岁前别吃螃蟹等海鲜。

(6)6岁前别喝茶。

(7)7岁前别喝功能性饮料。

(8)8岁前别吃蚕豆。

(资料来源:网络)

喜欢请转发,分享是一种美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9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