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年头,随便看个动画片儿,里边九曲十八弯的“烧脑”情节也能层出不穷,我们常感叹智商欠费需要充值,却不知真正的“烧脑”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
真正的烧脑
“烧脑”指热性惊厥(febrileseizures),是发生在婴幼儿期间的伴有发热的惊厥,并排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无热性惊厥病史。体温升高至≥39℃时可发生高热惊厥,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全身或局部肌群的强直性或阵挛性抽搐,双眼球凝视、斜视、发直或上翻,伴意识丧失。
热性惊厥的分类
热性惊厥分单纯性和复杂性两种,大部分预后良好,少部分将发展为癫痫。
热性惊厥的发病机制
热性惊厥的病因包括遗传、发热、感染及机体内环境四点,其中遗传因素是惊厥的倾向,发热是惊厥的条件,感染是引起发热的原因,机体内环境是惊厥的内在基础。
发热时有神经细胞发生异常放电,通过神经传导,造成全身或局部肌肉痉挛,出现惊厥发作。
热性惊厥的危害
热性惊厥主要危害是脑细胞的损伤,患儿惊厥发作时间越长,症状越明显,甚至可能出现永久性脑损伤。
初次热性惊厥的患儿将有三分之一再次发作,一部分患儿在首次热性惊厥10年内将转为癫,少部分患儿在惊厥后可遗留不同程度的智能落后。
热性惊厥的治疗
治疗热性惊厥的原则包括:①控制惊厥;②机体降温;③病因治疗;④预防复发。
惊厥发作时首先应畅通呼吸道,将患儿置于侧卧位以避免误吸,并清除呼吸道异物。对于大多数病例,惊厥于2~3min内自发停止,不需要用止惊药。当惊厥持续大于3min时,进行止惊治疗。
患儿的体温在升高至38℃以上时需引起警惕,采用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病因治疗主要是控制感染,需选用安全可靠作用强并且副作用少的药物。
预防热性惊厥的复发需要儿童适当的锻炼、充分的营养,尽量减少或避免在婴幼儿这个阶段患急性发热性疾病。预防性药物治疗目前仍存在争议。
文献来源:
[1]ToniaJones,StevenJ.Jacobsen.ChildhoodFebrileSeizures:OverviewandImplications[J].InternationalJournalofMedicalSciences,,4(2):-.
[2]孙若鹏,儿童癫痫病基础临床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3]郭虎,郑帼.热性惊厥处理指南解读[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6(6):-.
[4]LuxA.Treatmentoffebrileseizures:historicalperspective,currentopinions,andpotentialfuturedirections[J].BrainDev,,32:42-50.
扫描杜拉宝公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