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季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以下简称乙脑)发病高峰季节,此病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乙脑的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是威胁人群特别是儿童健康的主要传染病之一。
乙脑是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人与许多动物都可成为本病的传染源。但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
乙脑主要通过蚊叮咬而传播,已经证实多种蚊在体内繁殖乙脑病毒,包括库蚊属、伊蚊属、按蚊属中的许多种,其中最为主要的是三带喙库蚊,有兼吸动物(主要是猪)和人血的习性。
普遍易感,感染后多数呈隐性感染,感染后可获持久免疫力。病例主要集中在10岁以下儿童,以2-6岁组发病率最高,近年来成人乙脑病例有所增加。
流行地区分布与媒介蚊虫分布密切相关,我国是乙脑高流行区,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全国曾发生大流行,70年代以后随着大范围接种乙脑疫苗,乙脑发病率明显下降,近年来维持在较低的发病水平。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潜伏期为4-21天,一般10-14天。为急性起病,高热头痛、喷射性呕吐、嗜睡,伴有脑膜刺激症状。发热2-3天后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昏迷、惊厥、抽搐、肢体痉挛性麻痹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或发展至中枢性呼吸循环衰竭。
乙型脑炎病例的治疗以支持疗法为主,尚无特效治疗药物,重点作好高热、惊厥、呼吸衰竭等危重症状的治疗和护理。
现在还没有治疗乙脑的特效药,因此重点还应该是预防
乙脑的预防应采取以防蚊、灭蚊及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
★灭蚊、防蚊为预防本病的主要环节。使用蚊帐、蚊香,涂擦驱蚊剂等措施防止被蚊叮咬。
★接种乙脑疫苗以提高人群免疫力是预防乙脑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目前广泛使用的乙脑疫苗有地鼠肾灭活疫苗和地鼠肾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是10岁以下的儿童及从非流行区到流行区的人群。
HBCDC
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