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报
11月24日,
年全国劳动模范
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
在北京隆重举行。
咱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社区
卫生服务中心医生
杨华
荣获“年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在北京接受表彰!
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先进工作者
每5年评选一次,
是我国劳动者的最高荣誉!
杨华获奖感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朋友:
大家好!
很荣幸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此刻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激动高兴,又倍感压力。
回顾20多年的社区卫生工作历程,我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尽心尽力、踏踏实实地做了自己应该做的工作,为庐阳卫生事业发展贡献了一份绵薄之力,组织却授予了我如此高的荣誉。在这里,我要真挚地感谢各级领导一直以来给予的关怀、指导与帮助;感谢各位同事一直以来给予的理解、支持与信任。
成绩代表过去。作为合肥市唯一一名基层卫生系统代表,我将倍加珍惜荣誉,积极发扬抗疫精神,在今后的工作中,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依托医联体平医院的专家请教学习,通过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更多辖区百姓提供便利医疗服务,脚踏实地、履职尽责,用切实行动践行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应有之责,持续擦亮庐阳基层卫生服务品牌。
最后,祝各位领导朋友身体健康、合家欢乐、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杨华,年出生,中共党员,现任合肥市庐阳区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自年从事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尽心尽力为患者和周边群众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20年来,他被辖区居民亲切地称为“健康卫士”。作为安徽省基层医务人员代表,该同志曾作为嘉宾做客央视一套《小崔会客》栏目,并先后获得合肥市首届“十大医德医风标兵”、“合肥市金牌职工”等多项荣誉,年被选为合肥市和庐阳区党代表,并入选“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心系患者树良医口碑
杨华的医务科是亳州路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忙碌的科室。他每天总是上班来得很早,下班却回家最迟,平均每天要处理六七十例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这些患者中有熟面孔,也有是朋友介绍慕名而来。面对患者,杨华总是耐心诊断,详细询问病情、对症下药,让患者痛苦而来、满意而去,受到患者高度信赖。
年9月的一天,一名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病友介绍下找到了杨华。接诊后,杨医生对她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检查,根据病情特点,结合药物效果,他果断为病人换上了社区常用的基本药物。病人怀疑地说:“这么便宜的药能治好我的病吗?能控制住我的病情吗?”看她很不信任的样子,杨医生说:“老人家,你先拿回去吃,两个礼拜后再来复查”。两周后,这名患者果然来了,复测血压正常,病人脸上露出了微笑,连称:“‘社区名医’治疗效果好!”此后,这名病人在社区一个月只需要多元的医疗费就完全控制了病情。
上述事例只是众多看病经历中的一个,作为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杨华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总是设身处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他常说:“没有最好的药,只有最对症的药”。在日常诊疗中,杨华一直坚守着这样一个原则:能打针的就不输液,能吃药的就不打针,不开大处方、不乱用抗生素。对患者,他始终坚持“因病施治”,尽量选取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内的药进行诊治,不让病人花冤枉钱,在辖区树立良好的口碑。
奉献爱心铸医德之魂
“医者,仁矣。”作为一名医生,最重要的是怀有一颗治病救人的仁慈之心。每天早晨一上班,看见诊室前那排着长队等着就诊的社区居民,杨华心里总感到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时刻提醒自己,要做到“五心原则”:对待病人要有爱心、对病人的病情要有同情心、要让病人有战胜病魔的信心、要让病人看病看得舒心、要让病人走出社区更加开心。
年7月的一天,杨医生正在诊室坐诊,突然发现一名正在测体温的小孩眼球上视不动、四肢抽搐。他当时一惊:这是小儿高热惊厥的症状啊!医院抢救设施有限,医院。当时单独陪同小孩就诊的60多岁的奶奶吓得慌了神,杨医生顾不上多说话,马上抱着小孩往门外跑去,拦住一辆出租车往市一院飞驰而去。后经一院急诊科确诊为高热惊厥,经抢救后小孩神志恢复。在小孩抢救时,杨华还垫付了两千元住院费。
对杨华来说,其20年的职业生涯中,从一名入职青年到全科医生,再到现在医务科长,变化的是时间和职务,不变的依然是他全心全意服务患者的信念。这不仅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体现在他的医德上,在病人危急时,他能挺身而出,很多患者把他当成朋友甚至亲人。
贴心服务当居民亲人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近年来全市大力推动的一项医疗改革,也是庐阳区重点推进的一项工作。当前,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主要以家庭为单位,以慢性病、老年人、残疾人以及生活不能自理的重点人群为主要对象开展健康管理工作。目前,与杨华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居民已超过0多户。
年8月的一天,亳州新村一名老人因脑梗塞半身不遂长期卧床,出现腹痛腹胀状况,其痛苦难忍,而家中只有一个残疾的儿子,医院就诊。接到求助电话并初步了解病情后,杨华医生立即带上导尿包和消毒用品,带一名护士冒着酷暑跑到病人家中实施导尿。经过精心操作,导尿成功。此类事例不胜枚举。
此外,为增强社区居民的健康意识,杨华还经常到居民家里登门拜访,以“零距离”的方式把防病保健等知识讲解给社区居民听,使社区居民都成为慢性病防治的“明白人”。为此,他曾连续多年没有休过双休日,并且养成手机24小时开机的习惯,以方便居民第一时间联系他。时间久了,无论是八九十岁的老人,还是七八岁的孩童,都成了他的朋友,他用具体行动守护居民健康,做医改先锋,成为群众的“贴心人”。
光荣属于劳动者,
幸福属于劳动者!
为劳动者点赞!
?end?
来源:庐阳发布综合整理
原标题:《骄傲!庐阳这位全国劳模进京领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