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冷空气已到达嘉兴。今天早晨上班,大家是不是已明显感受到冷空气在刷存在感,风力渐强,冬天的寒意丝丝入骨。
据市气象局工作人员介绍,从昨天开始,这次整个降温过程的降温幅度将达7-9℃。
天气变化迅速、温差大,不少家庭因此中了招。“最近天气有些反常,孩子患感冒、发烧等上呼吸道症状的较多,这段时间有越来越忙的趋势。”医院儿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沈金月说,忙已成为今年秋冬季儿科的常态。
儿科门诊、夜急诊被“挤爆”
医生超时工作常赶不上饭点
“最近太忙了,儿科门诊、急诊每天都很拥挤,儿科病区天天‘爆满’。”沈金月介绍,今年10月中旬起,该院儿科门诊、夜急诊量屡创历史新高。11月份以来,24小时儿科门急诊量有好几天超过了人次。医生们表示,工作到错过饭点是常有的事。
除了桐乡市一院儿科出现“爆满”现象外,医院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类似情况。
感冒患儿占门诊的七成
医院
为何这段时间儿科几乎每天“爆满”,儿科医生这么忙碌?医生解释,每年进入10月份以后,由于早晚温差大,孩子抵抗力较差,呼吸道疾病、秋季腹泻等趁机肆虐。“这些疾病当中,感冒占了近七成。”沈金月介绍,来看诊的患儿多半是因为扁桃体发炎、咳嗽、咳痰、发烧等症状来的。
今年“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有不少家庭因为生育了“二孩”导致两个孩子相互传染、反复感冒。带孩子来就医的张女士说,她家的大宝上个月月末感冒了,结果这个月月初,11个月大的小宝也染上了感冒。而前两天,小宝刚好,大宝又感冒了。她和丈夫只得反医院就诊。
据了解,与往年相比,今年秋冬季,仅3个月大的婴儿患上肺炎的现象更多。“我已经碰到好几例了。”沈金月说,有的家长认为这么小的孩子不会生病,结果孩子着凉了,经常咳嗽也没有引起重视,最后发展成肺炎。
医生提醒年轻的家长们,3个月大的孩子患上肺炎一般没有发热症状,表现比较隐蔽。如果3个月大的孩子鼻塞、咳嗽增多、吃奶频率自主下降,家长就该引起重视了,很可能他们患上了肺炎。
遇到儿童不适先自行判断
家长不要急着带孩子就医
“有的孩子,我们一天内在门诊、夜急诊看了好几次。”沈金月说,孩子生病了需要休息,家长因为不放心,带着孩子反复就医,反而不利于孩子康复。
跟成人体质不同,儿童一感冒,身体的应急机制就启动了,容易出现发热、体温快速升高的情况。没有经验的新手家长往往会急得手足无措,急忙带着孩子去看医生。
家长如何自行判断?
医生表示,其实没必要这么着急,有经验的家长会自行判断,先观察孩子的精神、胃口、脸色,是否呕吐。如果精神状态、脸色都好,可以在家里观察,多喝水,多测体温,采用温水擦身等方法进行物理降温,不必急着就医。
还有以下几种情况,儿科医生也建议家长学会先行判断,医院。
1、早上起来孩子轻轻咳嗽,或者运动后有咳嗽,没有气急、发烧,可以先在家观察,特别是本身有过敏体质的,可能是过敏性引起的咳嗽。
2、肺炎等疾病恢复期,医生配了口服药的,孩子状态也好,家长也不必为了确认是否医院。
3、拉肚子,确诊为肠道病毒感染后,前期医生已经进行了补液处理,接下来主要靠在家护理,若孩子不吐了,拉的次数也减少了,医院,通常一周就会好了。
这些可能的误区要避免
“孩子感冒,儿科医生跟家长的态度很不同,我们不怕孩子体温升高,就怕孩子脸色灰灰,人没精神。”沈金月说,体温升高,孩子脸色发灰,可能暗示循环功能出现问题,即使体温不是特别高,医院。
很多家长担心,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医生直言,发烧会启动身体的免疫系统,其实是身体的一种保护机制之一。“一般来说,孩子发烧超过39℃,就得进行干预,使用退烧药退烧,主要是为了缓解发烧带来的不舒服,也可以预防高烧引起的高热惊厥。”医生说,服药时要尽可能让孩子多喝水,出汗、小便都会带走体内的热量。
针对孩子感冒、发热,医生还强调,不能给孩子捂得太热,否则容易引起高热惊厥。要注意观察孩子是否有呼吸困难的情况,一般而言,孩子出现鼻翼一扇一扇抽动的情形,表示他呼吸有些困难。同时要注意观察孩子的唇色,主要是有没有嘴唇发青、唇色苍白的情况。
如何减少孩子生病?
1、这段时间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防止交叉感染;
2、外出回来,注意清洁手鼻口;
3、雾霾天尽量减少带孩子出行;
4、雾霾天气不主张早晚开窗通风,最好等太阳出来再开窗通风;
5、预防流感,可注射疫苗;
6、平时注意提高孩子抵抗力,多运动,合理饮食,多喝水。
天气多变,更要注意做好健康防护哦——
来源:桐乡发布
中科白癜风医院怎么样白癜风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