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到光福卫生院看病的病人都络绎不绝。有不少病人,医院内科后,要么是朝房间里瞄一眼,要么是找人打听:“周主任在不?”得到肯定答复后,这些病人便耐心地等待。如果是否定回答,这些病人会不由地追问一句:“周主任啥时回来?要不等她回来再看吧!”病人们口中不断提及的“周主任”,便是光福卫生院内科主任周月琴。
周月琴是土生土长的光福人,上个世纪90年代初,她进入光福卫生院,成为一名年轻的内科医生。刚参加工作不久,有一天中午,她正在值班时,一位家长抱着自己医院,一边叫着“医生,快!救救我的孩子!”周月琴一看,孩子昏迷不醒,牙关紧闭,两眼上翻,并伴随四肢抽搐。一模全身,则是滚烫不已。根据自己临床掌握的经验,周月琴当即判断这个孩子为“高热惊厥”。她连忙和护士采取措施,用酒精不断为孩子擦浴,同时进行相关镇静、止惊治疗。不一会儿工夫,小男孩慢慢苏醒了过来。这时,孩子的父母也转忧为喜,发自内心地连连向周月琴致谢。望着患儿家长那真切的目光,周月琴内心触动很大,意识到了自己肩上“救死扶伤”的责任。也正是从那时起,她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成为一名好医生,用自己的高超医技,为乡亲们看病。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当初命悬一线的小男孩,如今已长大成人。虽然时间过去很久,然而小男孩的父母,每提起此事时,对周月琴都感激不已。去年,他们还特意给她送来了儿子结婚的喜糖。一张药方,凝聚了对乡亲们深深的关怀
周月琴深知,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作为内科医生,要兼顾大内科、儿科、传染病科等多方面的工作,那样,才能更好地为乡亲看病。为此,她认真学习医学理论,努力钻研业务,遇到不懂问题,总是虚心地向老一辈医师请教,向同事、同行学习。
有一次,医院接治了一位重症肺炎的老年病人,由于病情已属晚期,老人出现了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当时,医院的专家建议患者家属放弃治疗,早点准备老人后事。不过,病人家属却难以放弃,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带着老人回到了光福。老人家属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年轻的周月琴,她接收了老人住院的请求。经过认真检查,她为老人制定了周密的诊疗方案,经过40多天的精心治疗,这位老人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并且至今仍然健在。“多亏了周医生,如果不是她,我早就见阎王了。”谈起周医生,老人和家属的感激之情难以言表。
还有一次,在春节期间,一天中午,一名40来岁的妇女来到急诊室,声称中午吃了不干净的食物,感觉肚子疼痛,估计是得了肠胃炎,希望能挂个水。值班医生在检查过程中警觉地发现,该病人面色苍白,见此情景,值班医生立即让护士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急救措施,并拨通了周月琴的电话。“病人病情就是命令”!正在家休息的周月琴闻医院,凭着经验,她很快判断这是一名宫外孕、重症出血性休克的病人。周月琴深知,该病人的情况比较罕见,必须尽快实施手术,否则会有生命危险。于是,一场与死神的赛跑随即展开。她一面组织全院在班人员,展开急救,一医院请求支援。经过紧急安排,病人很快被送到了手术室。事后证明,周月琴的判断十分准确,该病人从起病到昏迷,到她被送上手术台不久便出现心跳停止,整个过程只有不到2个小时。中间稍有耽搁,后果真是不堪设想。两天后,当患者脱离生命危险的消息传来,周月琴和参与抢救的同事都感到十分欣慰。
不断的刻苦钻研,周月琴的医技也日益高超,年,她被评为副主任医师,年,被评为“吴中区首批医学骨干人才”,年,她入选“吴中区第二批医学骨干人才”。按照她的资历,她可以开设专家门诊,然而,这么多年下来,周月琴用的都是普通门诊的号。谈起为何这么做时,周月琴淡淡地表示,这么多年来,乡亲们都是挂普通的号来看病的,如果使用专家的号,那么无形中要增加病人的负担,所以,她宁愿用普通的号,干专家的活。一丝安慰,乡亲们的点赞让她无怨无悔 在住院部,每天要承担六七十名病人的查房治疗,如果是门诊,每天要诊疗一百多名病人,除了这些分内工作外,周月琴和科室同事还承担了光福近名老人的体检任务。时间不够、人手不够怎么办?周月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带领科室同事,每天早晨7点左右,就开始上班,为老人体检,到了8点15分,医院的正常门诊。哪怕是周末,她也基本没有休息。这样的节奏,在外人看来是很苦很累,不过,在周月琴看来,却十分充实。
尤其从年开始,女儿读了大学后,周月琴医院。上门诊、下病房,看急诊,值班、会诊。一天不看病,不查房,她就感觉像缺了什么一样,心中总有点不踏实。这么多年来,为了病人,她不知牺牲了多少个节假日。“刚开始,丈夫和女儿还有点埋怨,时间一长,他们也都习惯了,尤其女儿渐渐长大后,也更理解和支持我的工作。”周月琴说。
在光福卫生院的20多年工作中,先后有三次跳槽机会摆在了周月琴面前,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她还是放弃了。“乡亲们都熟悉了,也都很信任我,我哪能说走就走呢!”在周月琴看来,高超的医技和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是一名好医生必须具备的素材。她不但多年如一日严格要求自己,她还身体力行,给科室年轻医生做出榜样。从医20多年来,凡是周月琴经手的病人,从未发生过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作为科主任,面对科室人员少、医疗工作任务重的现实,她带领内科医生,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她总是不厌其烦地言传身教,大到危重病人的抢救,小到各种穿刺操作。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她的带领下,科室工作蒸蒸日上,中青年骨干力量也日益强盛。“平时管理严点,对年轻医生成长绝对是好事,能慢慢培养他们,将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当成一种自觉。”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郑华国北京白癜风去哪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