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诊疗疾病是门艺术,家长带孩子看病也是一门艺术。
家长总盼着能尽早就诊,还希望医生能多听自己讲点孩子的事情。但就诊时间有限,如何尽快内向医生传达有效的内容,避免无用的信息呢?下面这些知识,带孩子看病的家长们需要了解。
岁以下找儿科
在国内,关于14~18岁这样“半大”的孩子如何就诊,有不同的看法。医院规定18岁以下挂儿童号,18岁以上挂成人号;而医院认为年满14周岁即可到成人科就诊。
从医学角度上讲,14~18岁的孩子虽然生理上接近成年人,但身体发育尚未达到成年人标准,而且心理年龄也不成熟,仍属于儿童。
另外,即使是同一疾病,儿童和成人在治疗方案上往往有较大差异,除了依据疾病本身的特点,还会考虑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
2就诊之前先沟通
有医院,或者看见医生护士,就会哭闹不配合。看病前,家长应该先和孩子进行良好沟通。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强迫孩子,因为孩子患病本来就很不舒服,突然来到陌生的环境,见到陌生人,还有「可怕」的白大褂,自然格外焦虑,家长需要耐心和体谅。
3这些东西要带好
带孩子二次就诊,家长需要准备好以下物品:
?前次就诊的检查单、化验单和处方
?如果孩子住过院,应带疾病诊断书、检查单、化验单、出院小结、病情检验单
?医院医院转诊的孩子,家长带好这些可以帮助医生尽快做出诊断,还可避免重复检查。
?家长在每次看病后都要保管好孩子的病历卡,卡里记载着孩子的病史信息。另外要留够挂号的钱,以免排完队轮到自己时发现没钱,又得重新排队。
4年龄体重说清楚
看病时一定要告诉医生孩子的年龄,如几岁几个月。
?不足一个月的孩子:准确到孩子出生天数,甚至是小时和分钟;
?三岁到小学之前的孩子:最好准确到月,年龄用周岁。
不同年龄所患的常见病不一样,准确描述年龄对医生判断疾病很有意义。
比如两岁以内的孩子呼吸道、肠道疾病多见,医生在问诊时会侧重咳嗽、流鼻涕、鼻塞等呼吸道症状或拉肚子等胃肠道症状。
而7岁的孩子拉肚子的情况就比较少,更多的是扁桃体炎,那么医生就会询问咽痛等呼吸道症状。
另外家长最好能给医生提供孩子的体重信息,这对医生决定药物剂量有帮助。
5不要隐瞒疾病史
家长还要告诉医生孩子过去患病的情况。
比如发热时有没有惊厥。如果半岁到五岁的孩子发烧时抽筋过,医生会建议家长使用预防惊厥的药。
另外孩子如果有肾脏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家长要告诉医生。例如有慢性肾病的孩子感冒了,医生开药时会给他们用对肾脏无毒性或毒性较弱的药。
同时,孩子如果对某些食物或药物过敏,一定要告诉医生。
6描述病情很关键
如孩子发烧了,要说清楚何时发病,发病多长时间,有的疾病甚至要精确到分钟,例如惊厥,持续时间不同,治疗也不同。
有些家长在描述孩子发烧情况时不断重复,这样反而对医生诊疗没有帮助。正确的做法是告诉医生孩子发烧的最高温度,吃了什么退烧药,服用后的情况就可以。
7腹泻宝宝先取便
腹泻是孩子常患的疾病,腹泻时,粪便检查非常重要。通过粪便检查,可以大体了解孩子腹泻的病因。
当孩子有腹泻时,医院前取一些大便标本放在保鲜袋或一次性纸杯内,2个小时内的、没有被外界污染的大便都可用于检查。
对于婴幼儿,家长就不要拎着尿不湿来做检查。由于尿不湿有较强的吸收性,会将大便中的有形成分如白细胞、红细胞吸收掉,这样可能会导致假阴性,影响检查和诊断。
8随访复诊很重要
儿科又被称为「哑科」,因为医生面对的大多是不能准确描述病情的孩子。
而孩子患病时往往病情变化很快,如半小时前测体温才37.6℃,可能现在就升高到40℃。
孩子第一次就诊时,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情及化验结果,给出诊疗意见。但医生看病不是「一锤子买卖」,孩子病情加重时,需要及时再就诊。
如何判断病情加重?
最简单的方法是,孩子原有的症状没有缓解甚至更厉害,还可能出现了新问题。
例如,孩子开始发热时体温是38.5℃,偶尔咳嗽,治疗后体温不降反升,咳嗽加重,还出现喘息、呕吐、腹痛等症状。
另外,孩子精神、饮食、睡眠的状况,也是判断病情的依据。
孩子一生病,全家总动员。只要家长和孩子能够充分做好就诊前准备,信任医生、配合医生,就一定能够大大提高战胜疾病的几率。
文章转自丁香妈妈作者李政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儿童白癜风北京哪家医院看白癜风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