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高温给病菌的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米酵菌酸多见于淀粉类的食物,米面制品一旦不及时食用或者冷藏保存,很快就会变质。
木耳银耳在浸泡过久也容易产生米酵菌酸。
而且高温蒸熟并不能破坏米酵菌酸的毒性。
最近的新闻也报道了“吃凉皮致死”的事件,所以米酵菌酸还是比较危险的。
那么怎么样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遇见米酵菌酸呢?
首先肯定是要避免吃到变质的米面制品。例如放置良久的河粉、米粉、凉皮等半成品。
在街边的小店上,这些制品暴露在高温之下几个小时,其实已经有了变质的风险。
即使在热水锅中汆烫也无法彻底去除细菌,所以想吃的话还是早一点吧。
还有木耳、银耳,浸泡时间绝对不能过长,银耳的根要去除干净。
如果在外面吃饭不能确定厨师操作的话,还是自己在家做着吃吧。
米酵菌酸还容易在发酵的食品上出现,例如酸汤等。
夏天胃口不佳,酸汤之类的食品很受欢迎,但是也要注意不要食用暴露在高温下的不明来源的酸汤。
如果真的不慎中毒,那我们也要了解一些它的症状。
中毒半小时到12小时内会出现症状。
腹泻最为常见,呕吐、高热、恶心、惊厥、意识不清等都是症状。
所以大家不能掉以轻心。
那么应急处理的有什么方法吗?
一是催吐,减少米酵菌酸对肝脏的破坏。
医院!
医院!
医院!
千万不要掉以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