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家长咨询孩子发热用药的问题,有一部分家长害怕药物给孩子带来副作用选择物理降温,有一部分家长选择使用药物来为孩子快速降温。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孩子发热时该吃何种退烧药,在工作中解答一下家长的疑惑。
一、什么是发热?
发热(fever)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在多数情况下,发热是身体对抗入侵病原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人体正在发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的一个过程。体温的异常升高与疾病的严重程度不一定成正比,但发热过高或长期发热可影响机体各种调节功能,从而影响小儿的身体健康,因此,对确认发热的孩子,应积极查明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退热药物。
二、退热药物的使用时机
1.体温38.5~39.0℃,伴全身不适感者。
2.高热及超高热患者(>39.5℃)。
3.发热患者,无论热度如何,伴全身中毒症状者。
三、常用退热药物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安全性高的儿科适用的退烧药是两个经典口服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1.对乙酰氨基酚:是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3个月以上婴儿和儿童高热时首选退热药。代表药如泰诺林、小儿百服宁、小儿退热栓等。蚕豆病即遗传性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患者退烧时,应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
2.布洛芬:建议6个以上的宝宝服用,代表药如美林。蚕豆病患者可以使用布洛芬进行退热。同时对于使用对乙酰氨基酚退烧无效的患者,也可以考虑使用布洛芬。
布洛芬退烧作用比较强,退烧过程中可能会导致人体大量出汗,因此使用布洛芬退烧时需注意患儿是否有脱水、入量不足等,必要时可通过静脉补液。
四、退热药应用的注意事项
1.小儿体温调节中枢不完善,因此小儿退热应以物理降温为主。
2.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表现形式,应积极查找病因,治疗原发疾病。
3.掌握各种解热镇痛药的有效成份,药物作用特点,不良反应,禁忌证,配伍禁忌等,避免含有相同成分药物同时服用造成重复用药或用药不当产生机体损害。
4.退热期间,应嘱患儿多饮水,以免因大量出汗引起体内电解质紊乱。
5.尽量选用1种退烧药,不要联合用药或交替用药,除非应用1种退烧药后3~4个小时后还没有效果,可考虑应用另1种退烧药。
(编者:王医院)
参考资料
1.儿科医生说-给宝宝用退烧药,您做对了吗?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一点白癜风复发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