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华妈妈课堂如何预防宝宝上幼儿园生病

孩子出生时从母亲处得到免疫力,一般可以维持6个月左右。之后孩子自身免疫系统开始建立,到8岁时整个免疫系统的抵抗力大约与成人相当。因此三岁左右的宝宝正处于免疫力较低的危险期。就算不送宝宝上幼儿园,我想也没有人敢说“宝宝一定不会生病”。

宝宝上幼儿园的时间多在二至六岁,这一时期宝宝发育和所处的环境有他的特殊性:

“生长热”现象:

两岁到六岁是人生长发育最快的一个时期,一些小儿会出现阶段性的轻微发热,体温可达37.3~37.6℃之间。发热过程中可伴有食欲减退、厌食、口渴、面红、易哭、烦躁、夜惊、指尖冷等症状。一般每期3~4天,之后发热症状自然缓解。如经医生详细检查,各项指标都可在正常范围,这种情况医学上叫“生长热”。这一现象不属于病态,而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无需吃药退烧。而是应该多休息,多喝水,合理营养。所以,二至六岁这一年龄段的宝宝的确也是容易出现“生病”的现象。

幼儿园的特殊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的集中地,我们在家中还能够较清楚地了解家里人谁这几天着凉了,谁感冒了要离得远些。可是,在幼儿园里,有一个宝宝感冒了而没有被及时发现和隔离,便有很多机会传染给班里其他的幼儿。因此,幼儿在幼儿园里生病的机会的确比在家里多。

秋季天气的特殊性:

幼儿园开学时刚好是九月份,正处于夏秋之交。在这换季的时候,有时容易因穿衣服过多或过少而导致感冒;而幼儿由于环境的变化,哭闹比平时多,食欲、抵抗力等均有所下降,也容易引起感冒。在幼儿园里,孩子每天的饮水量肯定要比在家里少,也导致体内病毒无法迅速排出,也进一步加重感冒的风险。

面对以上幼儿园的特殊性,家长们该从什么方面着手,减少宝宝生病的概数呢?张浩医生一、首先是观念上的改变,孩子生病意味着什么

1、孩子生病某种意义上讲是好事,每一次生病都是一次免疫力提高的过程,但在生病期间,要注意避免抗生素滥用,否则容易导致免疫力下降。

2、孩子之前不怎么生病,结果一上幼儿园就老生病是怎么回事?

那是因为之前家庭护理做的比较到位,一到幼儿园,日常护理做的相对较差,交叉感染的几率也比较大,所以容易生病。

3、孩子从母体出生是不带任何病菌的,生病是必然现象,一定要通过生病免疫力才会提升,长大后才会不容易生病。

二、家长在孩子生病后,医院就是化验查血,这个是完全错误的。

1、化验、检查都是辅助作用,真正做诊断的是医生。

2、有些化验往往不准确,比如发烧了马上验血,因为发烧没多久,身体还没有做出充分的反应,血液有可能不能给予准确的提示。

3、所有的化验都是体外化验,跟人体内差别很大,只能起很小的辅助作用,特别是测血钙、骨密度之类的,离开人体都不是原来的样本,完全测不出任何结果。

三、去医院不必查孩子是否缺钙

孩子头上出汗根本不是缺钙症状,那是因为孩子的皮肤跟成人不一样,毛孔打开的少,只在腋窝、腿窝、头部容易出汗,完全是正常现象。还有一般家里总是怕孩子受凉,容易给孩子穿多,也导致容易出

汗。

四、与医生沟通时,仔细回忆一下孩子的发病过程

1、准确叙述发病时间,不要自己都没搞清楚,就是着急,要平复自己的情绪。

2、家庭中其他人有没有类似的疾病,比如感冒、过敏等。

3、要告诉医生孩子的主要症状,就是一眼就看到的症状,发烧、咳嗽跟咳嗽、发烧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治疗也会不同。

4、疾病变化趋势,比如说,如果先发烧,然后咳嗽了,其实是疾病进展的正常过程,而不是治疗不及时导致加重了。

比如发烧不要说好烫,要说体温多少度,这是量化;拉肚子几天,要说具体的天数,不要说经常腹泻。

五、孩子生病到好的过程是一个曲线,需要一定的时间

1、父母要做的不是马上把症状压下去,没症状自己就安心了,其实很多时候疾病还在。比如发烧,不超过38.5摄氏度完全没有必要吃退烧药,打针,所有的退烧药都只是让体温退下来,并不能杀灭病菌,只能靠自身免疫力清除病原菌后才能痊愈。

2、家长们认为的“最佳治疗”往往是希望“药到病除”,要知道疾病的本质是有一个过程,表面的症状消失了,往往不是真的恢复了健康,很多人都见不得孩子发烧、咳嗽,希望孩子马上就能好,这是不对的,适宜治疗才是更好的方法。

3、除了脑膜炎引起的发烧,其他都不会让孩子“烧坏脑子”,体温超过39.5摄氏度容易发生高热惊厥。退热的目的就是预防高热惊厥,而不是治疗疾病根本。

如何预防宝宝行幼儿园生病的(下篇),敬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106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