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温多雨,如何预防乙脑

专业治白癜风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438675.html

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近期高温多雨,如何预防乙脑?

一、什么是乙脑?

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的病原体于年在日本发现,故名日本乙型脑炎。年我国科学家分离到乙脑病毒,解放后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改名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本病主要分布在亚洲远东和东南亚地区,经蚊传播,多见于夏秋季。临床上急起发病,有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和脑膜刺激征等,重型患者病后往往留有后遗症,属于血液传染病。

乙脑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大。56℃加热30分钟或℃加热2分钟,均可使其灭活。

二、乙脑的致病性。

三带喙库蚊:体型中等,黑色,兼食人和动物血。猪、牛是其主要吸血对象,经调查,猪棚内三带喙库蚊占94%,三带喙库蚊是脑炎流行地区的主要媒介。

我国乙脑病毒的传播媒介主要为三带喙库蚊。蚊感染病毒后,中肠细胞为最初复制部位,经病毒血症侵犯唾液腺和神经组织,并再次复制,终身带毒并可经卵传代,成为传播媒介和贮存宿主。在热带和亚热带,蚊终年存在,蚊和动物宿主之间构成病毒持久循环。在温带,鸟类是自然界中的重要贮存宿主。病毒每年或通过候鸟的迁栖而传入,或病毒在流行区存活过冬。有关病毒越冬的方式可为:①越冬蚊再感染鸟类,建立新的鸟—蚊—鸟循环;②病毒可在鸟、哺乳动物、节肢动物体潜伏越冬。实验表明,自然界中蚊与蝙蝠息息相关,蚊将乙脑病毒传给蝙蝠,受染蝙蝠在10℃,不产生病毒血症,可持续存在达3个月之外,当蝙蝠返回室温环境3天后,出现病毒血症,构成蚊—蝙蝠—蚊的循环;③冷血脊椎动物为冬季贮存宿主(如蛇、蛙、晰蜴等),可分离出病毒。

家畜和家禽在流行季节感染乙脑病毒,一般为隐性感染,但病毒在其体内可增殖,侵入血流,引起短暂的病毒血症,成为乙脑病毒的暂时贮存宿主,经蚊叮咬反复传播,成为人类的传染源。特别是当年生仔猪最为重要,对乙脑病毒易感,构成猪—蚊—猪的传播环节,故在人群流行前检查猪的病毒血症和蚊带毒率,可预测当年人群的流行程度,并通过猪的免疫预防,可控制本病在猪及人群中的流行。

当带毒雌蚊叮咬人时,病毒随蚊虫唾液传入人体皮下。先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局部淋巴结等处的细胞中增殖,随后有少量病毒进入血流成为短暂的第一次病毒血症,此时病毒随血循环散布到肝、脾等处的细胞中继续增殖,一般不出现明显症状或只发生轻微的前驱症状。约经4~7日潜伏期后,在体内增殖的大量病毒,再侵入血流成为第二次病毒血症,引起发热、寒战及全身不适等症状,若不再继续发展者,即成为顿挫感染,数日后可自愈;但少数患者(0.1%)体内的病毒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增殖,引起脑膜及脑组织发炎,造成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毛细血管栓塞、淋巴细胞浸润,甚至出现局灶性坏死和脑组织软化。临床上表现为高烧、意识障碍、抽搐、颅内压升高以及脑膜刺激症。重症患者可能死于呼吸循环衰竭,部分患者病后遗留失语、强直性痉挛、精神失常等后遗症。

三、乙脑传播三要素及预防措施。

1、传染源及储存

主要传染源是家畜、家禽,尤其是猪和马。人被感染后仅发生短期病毒血症且血中病毒数量较少,故患者及隐性感染者作为传染源的意义不大。

预防措施:清理圈舍周围的杂草、小水洼,喷洒灭蚊药物。

2、传播途径

本病系经过蚊虫叮咬而传播。

预防措施:灭蚊防蚊。

灭蚊防蚊小妙招:

使用驱蚊剂:将驱蚊剂喷、涂抹在头部、四肢等裸露皮肤处,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要避免药物进入眼睛和嘴里。一般室外环境间隔2-4个小时涂抹一次驱蚊剂。一般具有我国农药登记证的商品驱蚊剂可以用于婴儿,但不要用于小于2个月婴儿。

蚊虫叮咬后如何处理:一般蚊虫叮咬的处理主要是止痒,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抗炎。如果发生局部肿胀、感染,及发热、皮疹等症状,医院就诊。

居民家庭如何防制蚊虫:家庭灭蚊可采用物理、化学方法综合治理,在采用清除积水、安装纱门纱窗、使用蚊帐、电蚊拍灭蚊的同时,可使用蚊香、杀虫气雾剂驱蚊灭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用灭蚊幼剂处理。

加装纱门纱窗:房间可安装纱门、纱窗以阻止蚊虫长驱直入,在高发期可用滞留喷洒的杀虫剂涂抹纱窗,效果更好。休息时使用蚊帐减少人蚊接触。

清除孳生地:居民家庭花瓶和水养植物至少每星期彻底换水一次,要彻底清理空调托盘、花盆底碟(托盘儿)积水,有盖子的盖上。每周检查卫生间和厨房的地漏或者更换具有防渗等功能的安全地漏,保持地漏处无积水,并时常喷洒杀虫剂,不给蚊子生存空间,垃圾桶应加盖。

正确使用各类卫生杀虫剂:可使用蚊香,按使用说明驱蚊灭蚊,将蚊香放在通风处上风向。还可使用杀虫气雾剂灭蚊,使用杀虫气雾剂时尽量不要朝衣物、床单、家具、皮肤上直接喷洒,喷洒之前要收藏好食品和餐具,喷洒完毕后最好关闭门窗半小时到1小时,然后再开窗通风。杀虫气雾剂喷洒过量对人体会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在家中使用杀虫气雾剂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如果不慎将药液喷到皮肤上,要及时清洗。

企事业单位、社区如何防制蚊虫:孳生地处理是防制蚊虫重要的基础,需要广泛开展清除蚊虫孳生地的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全面治理孳生地的基础上,合理使用各类生物及化学杀虫剂。

清除孳生地:主要包括清除各种废旧杂物,将房前屋后所有可能积水的瓶子、水桶、水盆等容器进行彻底清理,将空容器倒置存放,防止蚊虫孳生。盆景、喷水池、养鱼池等各种社区室外景观水体要全面清理垃圾漂浮物,并经常换水。要定期疏通社区内的沟渠、沙井,排水沟保持不积水,水井要密封,下水井盖可使用防蚊贴,定期检查地下室,及时排除积水,防止蚊虫孳生。要定期疏通居民楼天台等处排水孔及管道,雨后应及时清疏,避免积水。

生物方法:喷泉、水池等不能排放的大型水体可采用生物灭蚊方式,饲养如柳条鱼、金鱼、鲤鱼、鲤鲫鱼、中华斗鱼、非洲鲫鱼等能够吞食蚊幼虫的鱼种,达到灭蚊目的。也可以使用苏云金杆菌或球形芽孢杆菌等生物灭蚊幼剂。

化学方法: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对重点部位进行滞留喷洒杀灭成蚊。对无法清除的积水或水体,不能密封的水井、下水道、喷水池等室外景观水体,投放灭蚊幼剂杀灭蚊幼虫。对成蚊密度较高的场所,可在成蚊活动高峰时间用超低容量喷雾或热烟雾作空间喷雾处理,快速杀灭成蚊。

外出旅行如何避免蚊虫叮咬:外出旅行特别是有寨卡病毒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流行的地区旅行,应避免蚊虫叮咬而感染。要穿浅颜色的长袖衣裳和长裤,裸露皮肤涂抹驱蚊剂,特别是耳后、颈部等部位;有条件可穿戴应用菊酯类杀虫剂处理过(如浸泡)的长袖衣裳、长裤和袜子,可更有效保护;租住卫生条件好、最好有空调的宾馆。

3、易感人群

人群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出现典型乙脑症状的只占少数,多数人通过临床上难以辨别的轻型感染获得免疫力。当人体被带病莓的蚊虫叮咬后,病毒即进入血循环中。发病与否,一方面取决于病毒的毒力与数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机体的反应性及防御机能。病变广泛存在于大脑及脊髓,但主要位于脑部,且一般以间脑、中脑等处病变为著。

人受乙脑病毒感染后,大多数为隐性感染及部分顿挫感染,仅少数发生脑炎(0.01%),这与病毒的毒力,侵入机体内数量及感染者的免疫力有关。流行区成人大多数都有一定免疫力,多为隐性感染,10岁以下儿童及非流行区成人缺乏免疫力,感染后容易发病。

本病病后4~5天可出现血凝抑制抗体,2~4周达高峰,可维持一年左右。补体给合抗体在发病2~3周后方可检出,约存在半年。中和抗体约在病后1周出现,于5年内维持高水平,甚至维持终生。流行区人群每年不断受到带病毒的蚊叮咬,逐渐增强免疫力,抗体阳性率常随年龄而增高,例如北京市20岁以上成年人90%血清中含有中和抗体。因此本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但近些年来乙脑发病年龄有增高趋势,值得重视。

预防措施:疫苗接种。

乙脑疫苗是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有效措施。   

灭活疫苗: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乙脑灭活疫苗的保护率为60%~90%。乙脑减毒活疫苗一次注射后中和抗体阳转率可达80%以上,第二年加强后可达90%以上。

减毒活疫苗:流行病学效果经大量人群调查,其保护率一般在80%左右。

四、我县乙脑风险评估。

1、从气象因素看:我县年6月、7月、8月份气象资料统计,6月份出现过持续高温,气温干燥,7月份连降阴云普降大雨,随之进入伏天气温骤升,白天时常超过30℃,而气温25℃—35℃之间是蚊子活动最猖獗,正好除加快媒介昆虫尤其是三带喙库蚊的生长繁殖外,也使三带喙库蚊体内病原体的繁殖力、致病力增强。对乙脑的流行创造了催化剂的作用。

2、从病源微生物特性看:由于乙脑病毒在蚊体内繁殖周期14天,从人感染到发病的潜伏期为4-21天。自7月初出现三带喙蚊活动,到7月下旬出现人间疫情正好符合致病生物的生长繁殖特性,8月份第二代、三代病例出现是必然趋势。

3、从人群免疫力情况看:就局部人群乙脑抗体阳性率调查显示,全人群保护率均未达到70%。这种低于最少70%的保护率完全不能有效保护乙脑病毒侵袭,起不到自身抗感染的保护水平。另外从二类乙脑疫苗接种率1.27‰来评估,免疫规划外人群疫苗接种率太低。表明我县人群对乙脑病毒具有普遍易感性,为乙脑发病的高风险人群。

4、从历史疫情分析看:我县年到年7年间无乙脑疫情发生,人群自然感染率与免疫力呈负相关。结合人群抗体水平监测以及地区发病趋势,今年在我县年已经发病的毗邻乡镇最有可能出现疫情高发。

庄浪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广大群众:夏秋季出现全身不适、头痛、高烧、恶心、呕吐等乙脑相关症状时,医院就诊,千万不能误认为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导致严重后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jzggy.com/zlff/131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