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百白破)联合疫苗(儿童型)
*
常见不良反应:
(1)注射部位可出现红肿、疼痛、瘙痒。
(2)全身性反应可有低热、哭闹等,一般不需处理即可自行缓解。
罕见不良反应:
(1)烦躁、厌食、呕吐、精神不振等。
(2)重度发热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以防髙热惊厥。
(3)局部硬结,1.2个月即可吸收。严重者可伴有淋巴管或淋巴结炎,应及时就诊。
极罕见不良反应:
(1)局部无菌性化脓:一般需反复抽出脓液,严重时(破溃)扩创淸除坏死组织,病程较长,最后可吸收愈合。
(2)过敏性皮疹:一般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3)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抢救,注射贤上腺素进行治疗。
(4)过敏性紫瘢:出现过敏性紫瘢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瘢性肾炎。
(5)血管神经性水肿。
(6)神经系统反应,临床表现为抽搐、痉挛、惊厥、嗜睡及异常哭叫等症状,神经炎及神经根炎,变态反应性脑脊髄膜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
*
常见不良反应:
接种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能感到疼痛和触痛,
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罕见不良反应:
(1)接种者在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
(2)接种部位轻、中度的红肿、疼痛,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
极罕见不良反应:
(1)接种部位可出现硬结,一般1.2个月可自行吸收。
(2)局部无菌性化脓:一般要用注射器反复抽出脓液,严重时(破溃)需扩创清除坏死组织,病时较长,最后可吸收愈合。
(3)过敏反应:过敏性皮疹、阿瑟反应。阿瑟反应一般出现在接种后10天左右,局部红肿持续时间长,可用固醇类药物进行全身和局部治疗。
(4)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三、卡介苗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卡介苗
*
常见不良反应:
(1)接种后2周左右,局部可出现红肿浸润,若随后化脓,形成小溃疡,一般8.12周后结痂。一般不需处理,但要注意局部清洁,防止继发感染。脓疱或浅表溃疡可涂1%甲紫(龙胆紫),使其干燥结痂,有继发感染者,可在创面撒布消炎药粉,不要自行排脓或揭痂。
(2)局部脓肿和溃疡直径超过10mm及长期不愈(大于12周),应及时诊治。
(3)淋巴结反应:接种侧腋下淋巴结(少数在锁骨上或对侧腋下淋巴结)可出现轻微肿大,一般不超过10mm,1.2个月后消退。如遇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4)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对症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1)严重淋巴结反应:在临床上分为干酪性、脓肿型、窦道型等。接种处附近如腋下、锁骨上下或颈部淋巴结强反应,局部淋巴结肿大软化形成脓疱,应及时诊治。
(2)复种时偶见瘢痕疙瘩。
极罕见不良反应:
(1)骨髓炎。
(2)过敏性皮疹和过敏性紫癜。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四、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疫苗
*
常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般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3)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6?12天,可能出现散在皮疹,出疹时间一般不超过2天,通常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4)可有轻度腮腺和唾液腺肿大,一般在1周内自行好转,必要时可对症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重度发热反应: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髙热惊厥。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苎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瘢:出现过敏性紫瘢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醉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
(4)血小板减少性紫癍。
(5)成年人接种本疫苗后发生关节炎,大关节疼痛、肿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五、甲型肝炎(甲肝)疫苗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甲型肝炎疫苗(甲肝疫苗)
*
常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般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一般超过48小时者,可采用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3)接种疫苗后,偶有皮疹出现,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罕见不良反应:
重度发热反应: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2)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瘳,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3)过敏性紫癍:出现过敏性紫瘢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癍性肾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六、脑膜炎球菌疫苗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脑膜炎球菌疫苗
*
常见不良反应:
(1)接种后24小时内,在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注射局部有红肿、浸润等轻、中度反应,多数情况2.3天内自行消失。
(2)接种疫苗后可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一般不需处理;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对症处理。
罕见不良反应:
(1)严重发热反应,应给予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2)注射局部重度红肿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应给予对症处理。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搽: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可出现皮疹,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在注射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抢救,注射肾上腺素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癜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癜性肾炎。
(4)血管神经性水肿、变态反应性神经炎。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
七、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疫苗
文章来源:发布时间:-09-28
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
*
常见不良反应:
(1)一般接种疫苗后24小时内,注射部位可出现疼痛和触痛,多数情况下于2.3天内自行消失。
(2)一般接种疫苗后1.2周内,可能出现一过性发热反应。其中大多数为轻度发热反应,一般持续1.2天后可自行缓解,不需处理,必要时适当休息,多喝开水,注意保暖,防止继发感染I对于中度发热反应或发热时间超过48小时者,可给予物理方法或药物对症处理。
(3)接种疫苗后,偶有散在皮疹出现,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必要时可对症治疗。重度发热反应:应采用物理方法及药物对症处理,以防高热惊厥。
极罕见不良反应:
(1)过敏性皮疹:一般接种疫苗后72小时内出现荨麻疹,出现反应时,应及时就诊,给予抗过敏治疗。
(2)过敏性休克:一般接种疫苗后1小时内发生。应及时注射肾上腺素等抢救措施进行治疗。
(3)过敏性紫癜:出现过敏性紫癍反应时应及时就诊,应用皮质固醇类药物给予抗过敏规范治疗,治疗不当或不及时有可能并发紫瘢性肾炎。
(4)出现血管神经性水肿,应及时就诊。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自年12月1日起实施。